info@nandu.org.cn
010-51656856
南都微信
南都微博
Home
Programmes
Advancing Philanthropic Sector
Scaling Up Social Innovation
China Effective Philanthropy Multiplier
Public Advocacy
Research and Knowledge Production
Promoting Social Enterprises
Other Programmes
Ginkgo Fellows Programme
New Citizen Programme
Quantitative Historical Research
About Us
Mission and Vision
Board of Directors
Our Team
Annual Report
Our Impact
Contact us
南都影响力
您的位置 :
首页
>
南都影响力
>
经验分享
经验分享
大有启行高卉:直面艰难是公益行业的基本功
成为一个有主体性的行动者
2023-08-09
福州鹏辰刘安娟:成事要看时机,但当下尽可全力以赴
在“难”中找到突破口
2023-08-02
担当者行动张春亮:行动是对迷茫者的救赎
“以不变应万变”,坚持送好书
2023-07-25
河流守望者刘盛:社会组织可以成为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和创新者
看见变化、拥抱变化、在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中找到内在确定感的思路与启发
2023-07-18
社会组织如何赋能流动儿童心理健康?
青睐执行总干事翁欢琪结合青睐的项目实践,分享了家、校、社区三个儿童生活场景开展流动儿童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2023-07-05
公益产品标准化必须舍弃“美”吗?以性教育产品研发为例
产品标准化是否一定要舍弃“个性”和“美”?张耀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2023-06-20
合作如同一起盖房子,地基和骨架的确认是起点
围绕“合作伙伴选择中的价值观契合的重要性”和“如何确定与伙伴的合作边界”两个主题的对话
2023-05-16
慧灵:不做专业的霸权,把选择权还给合作伙伴
焦慧灵在规模化路径和与伙伴的合作模式中的试错和探索
2023-05-09
乐龄社区养老:在各方博弈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乐龄服务模式经历了1.0到5.0的迭代
2023-04-26
你我伙伴:那些发展合作伙伴时踩过的坑,希望你别踩
本期内容聚焦你我伙伴在发展合作伙伴中的试错和探索,并试图从耀华的分享中找到指引他们制定合作策略、探索合作模式、发展合作伙伴关系中最关键的要素。
2023-04-19
当我们说“规模化”时,究竟在说什么?
基于好公益平台过往几年发布的关于影响力规模化的内容,再次整合和优化梳理出关于影响力规模化的“是什么”和“怎么做”。
2023-03-21
组织发展VS个体成长,如何彼此成就?
“人的成长一定会带来组织的成长和发展”
2023-02-14
从个人和机构角度,如何让更多的“海燕”成长起来
在海燕与机构的共同成长中,她本人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机构又在哪些方面给予她支持,让她有信心走下去?
2023-02-10
个人负责的项目与机构发展方向不一致了,怎么办?
益微青年(EV)总干事李强(强子)与生长时刻CEO金上青(老金)的对谈
2023-01-16
一个敢提出想法的员工和一个敢让员工说话的组织,是怎么炼成的?
广东省日慈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张真、日慈核心项目“心灵魔法学院”项目负责人王强,围绕“快速发展期的组织和身在其中的个体如何协调发展”开展对话
2023-01-10
在纷繁变化的系统中如何找到“我”并保持专注?TA们这样说
守正创新,不变的是使命,如何应对变化是一个内修外练的过程。
2022-12-06
1
2
下页
末页
共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