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fo@nandu.org.cn
  • 010-51656856
  • 南都微信
崔澜馨
2014-09-11

公交车为你倾斜

崔澜馨(北京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

2014年6月22日—7月1日,23位银杏伙伴参加了以“社会凝聚力—如何保证包容性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德国公益考察学习,伙伴们陆续从祖国各地相聚到德国柏林,其中17位伙伴22日13:40准时从首都机场T2出发。行程主要涉及教育、公共健康、劳工、环保几个领域,分别在柏林和汉堡两个城市。德国接待方为宝马基金会,此次参访团经费由心平公益基金会资助。

由于德国是高福利国家,所参访机构的项目与春苗所运营的项目没有类似可以参考的,但是整个德国参访学习中,不仅开阔的眼界,放大了格局,收获是非常大的。我参访学习的见闻、收获与思考分享如下:

 

2014年2月25日到6月21日,出发之前

我想从出发前开始分享,2月23日--25日伙伴们在厦门聚会学习时,今年的出国学习决定去德国的伙伴有30几个。当时去德国参访学习的资源非常有限,林红咨询了德国宝马基金会,希望可以承接此次德国的参访学习。短短的三个月,南都银杏伙伴项目人员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众多银杏伙伴不断征求意见,希望协助大家能够到想参访学习的机构;与众多银杏伙伴不断确认办理签证事宜;与德国宝马基金会不断确认参访行程;协助大家分好组;告诉大家有关行李、随身文件、货币、时差、穿着、风俗、礼节、安全等细节(甚至还有需要携带转换插头的图片);建议各位伙伴整理德国相应的介绍,并收集起来和参访行程装订成册,方便大家在去德国前,对德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公益、教育、环保、劳工和健康等方面有一个基础的了解。

当我拿到这本手册,我为南都银杏伙伴项目人员的服务精神而感动,临行前的几日她们经常加班到深夜,收集、沟通、整理、校对、排版、装订,她们没有怨言,她们想的是如何便于银杏伙伴参访学习,甚至在收集资料时,遇到一些误解和冲突,她们都很耐心细致温和的与大家沟通。从理性上我非常感恩享受这样的服务,重视和尊重人的感受,从感性上我非常感恩可以成为银杏伙伴的一员,不管是项目人员还是入选的伙伴,大家就像一家人,彼此理解、支持、包容和爱。我作为银杏伙伴项目的受益人,得到的不仅仅是连续三年,每年10万元的生活学习成长资助,得到更多的是家人般的关爱,是如何为受益人提供优质服务,是如何更好坚守公益梦想。

6月22日,走进德国

柏林时间17:00准时到达柏林特戈尔机场。一下飞机就排队过海关,听说过海关非常严格,会被盘问很多问题,对于我这个英文零基础的人来说,极度紧张。但是南都基金会的林红总是微笑着跟我说“没事,有我呢,我们商务签证的伙伴一起过”,过关时,林红微笑着与其交流,我在旁边傻傻的配合微笑,海关美女也微笑着跟我们示意,可以走了。顺利通过海关直接取行李,取完行李,还在感叹机场真心小。出口处看到德国宝马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拿着南都基金会标识,带着热情灿烂的笑容来接机,心理暖暖的,借用林红的一句话“当时感动的心都化了”(因为德国周末不上班)。笑容的力量不可忽视哟。

宝马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带着我们坐公交转地铁加步行,一路上各种耐心的介绍,他们帮我们提前买了票,五个人一张票,每天买一次就可以随便乘坐公交及地铁。柏林的公交、地铁没有安检和检票人员,大家都是自愿买票,你买票不一定会遇到查票的,不过如果你不买票遇到查票的,就比较悲惨了,首先是上十倍的罚款,再就是信誉受损,对以后再来德国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抵达青年旅社后,南都基金会的林红和黎黎马上为大家忙活住房登记,召集大家说明行程的注意事项,小组任务、分工及规则制度,并贴心的嘱咐大家稍微晚点睡,这样便于倒时差;各位伙伴要结伴出行,注意安全。

初入德国,很多地方都让人印象深刻,飞机上看窗外,天蓝蓝,白云朵朵,通透的可以直接看到柏林的城市,整个城市在树木的怀抱中。

街道两旁都是枝叶繁茂的大树,教堂、博物馆等古老的建筑,给人的感觉非常厚重。德国人都很热情温暖,在路上、公交上、地铁上,我大胆的与对面迎来的人对视微笑,她们不仅仅回应微笑,还配合着调皮的挑眉,眼神中充满着温暖和友善,感觉心里暖暖的,消除了身在异地的陌生与恐惧。

你有没有发现公交车有点别扭,哪里不对劲?怎么会是歪着的呢?这里我想特别分享这个见闻:乘坐公交车时,车一进站,上车的一侧倾斜到与站台平行。方面大家上下车,后来我观察估计了一下,预计倾斜有10--15度角,站台的落差有10公分左右。再后来我询问了在德国工业大学汽车专业博士的朋友,他告诉我:德国交通系统是个系统的工程,提前需要很多规划,很多环节都是相互限定的,站台高度都是统一高度的,所以公交车倾斜角度是出厂前设定好的,一般用的是空气悬架(就是气压柱),也有用液压的,设计上不是问题,难点在于系统的密封性和抗压性,成本稍微有些增加。在德国公交车司机态度非常好,红绿灯变灯时,会为还没过完马路的人们让路,很少鸣笛,如果遇到需要帮助的残疾人,会下车协助,总之这边的一切服务设计,都是充满人性化的。

 

6月23日,爱与尊重   

宝马基金会欢迎会,What do I have?工作坊;

早晨8:30分,集合、排队吃早餐,吃完要自己把餐盘放到收容架上,一切需要自助。早餐后进行小组学习,我是今天的值日生,介绍今天的行程及参访机构,同时给大家介绍了我整理的健康医疗相关知识。

我们今天全天会在宝马基金会。9:30出发,使用11路交通工具,路上看到一个二战期间的防空洞,建筑相当坚固,虽然经过了70年,还是给人固若金汤的感觉。

一路走一路看,看到电动汽车充电的装置,刚好正在给一辆小车车充电。

十分钟后我们走到了宝马基金会,执行主席Hipp先生和IIsabe女士特别热情的迎接我们,跟大家一一握手,看我们对窗外的风景感兴趣,马上像招呼老朋友一样,打开阳台的门,招呼大家到阳台上看风景,并热情的给我们介绍:左边是德国议会,中间是瑞士大使馆,右边是火车站。

欣赏完风景,宝马基金会执行主席Hipp先生和IIsabe女士一起跟大家分享的德国整体情况。

 

 

 

分享一下印象最深的几点:

1、宝马基金会执行主席说,二战后德国政府决定30年时间完成社会基本福利保障工作,其他的部分就要推动民众自己去解决。政府愿意用一代人的时间,从一个人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影响他、帮助他建立自己的意识,产生自己的想法并努力去实现它!

2、 德国是个福利国家,生活和学习都有保障,在100年前每人都有健康、事业等保险,尤其是儿童、劳工等方面。德国福利好到不用担心无法生存。但街上可能还有乞讨或者卖艺的人,这部分人,多是因为精神方面的原因,不愿意或没办法跟家人生活在一起而出来独自生活。人们给钱他们,不是因为怜悯,而是鼓励他们走出那个“逆境”。

3、 德国的NGO很大一部分的目的是丰富人们的生活。德国的社会架构是自下而上的,一个800人的小镇,也有非常多的NGO,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一些困难和丰富人们的生活。南北部的发展不平衡,NGO的数量差别很明显,做事方法,心态也非常不同,如果在南北部两个类似规模的小镇的幼儿园同时发现围栏掉漆,南部的孩子家长会约其他家长周末烧烤,同时讨论如何解决围栏问题,如果社区不能出钱,家长会凑钱买油漆并且亲自为围栏上漆;而北部的家长可能就会要求学校给市政厅写信要求处理,而市政厅需要打报告,然后等市长批复。所以,南部解决问题只需一周,北部可能几个月。

4、 德国工会非常强大,德国有80%的中小型企业,他们对员工非常重视,像家人一样,关心他们的生活及子女的上学。劳工遇到问题先找工会,而非采用罢工和游行的极端手段,一旦罢工和游行也都是非常有序的。

5、 德国教会非常多,也非常有影响力,并且每周都有教会活动。

6、 德国富人捐款会很多,因为你有私有财产,就要为社会做贡献,捐款可以得到很多税务优惠。

7、 德国是一个移民比较多的国家,不管什么身份,工人、农民、公务员还是移民,都享受国家基本福利保障。如果是非法移民,也会有相应的NGO组织帮助他们。

分享结束,宝马基金会执行主席Hipp先生和IIsabe女士与大家一起合影。

中午在宝马基金会办公室吃过简便的午餐,小憩一会儿,下午是一家叫What do I have?的NGO的分享:

    这是一家由三个人发起的机构,其中一个(也就是今天来分享的Bittner)是软件工程师,另两位是医学院的学生。机构的业务就是帮助病患翻译解释医院的诊断书。机构成立三年左右,有1000多志愿者,包含200个专业医生。完成了8000多份诊断书的翻译解释。发起这个机构是因为两个医学院的学生常常收到亲人朋友的求助,帮忙看诊断书,由此想到还有更多人有这个需要,因此想发起一个机构,而想法到行动,只有4天时间!他们还严格规定翻译的志愿者不能对诊断书做出评价,医疗建议等,只能对内容进行翻译和解释,因此,不仅受到病患的肯定,也得到医生的欣赏,甚至,他们的学生志愿者因此获得实习的机会。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学习,不仅了解病理,更知道应该如何跟病患沟通。他们的一位医生志愿者在工作时接待完一位病人后,病人非常感慨,说他是第一个能够解释得让自己如此明白的医生。

    这个机构未来会推动这种工作进入医学院课程,同时也希望能够进入医院,在病人拿到诊断书后就可以立即帮忙解释。机构一共有四个专职,3个实习生,他们有一个很好的工作管理方式,就是把每个人两周内要做的事写在卡片上,然后所有人一起为所有事情的重要程度排序,达成共识后开始工作。工作只排60%,余下40%用来处理突发事件。所有卡片都会贴在墙上,按“新的,在做的,完成的”分开排列,最后所有卡片都要去到完成的工作哪里。这是一个很值得借鉴的方法,特别是一个项目小组大家工作有交叉的时候。

    晚上,宝马基金会为我们安排了非常棒的欢迎晚宴。由于中午吃的是冷餐,有些伙伴没有吃饱,吃的有些不舒服,宝马基金会的人看在眼里,晚上特意安排的有米饭的热餐,是一个非常有气氛的西餐厅,它坐落在地铁之上,隔一小会儿就能感觉到火车经过的震动,但是却没有人感觉不适,伙伴们边吃,还意犹未尽的交流着一天的收获。宝马基金会的人员担心大家用餐不习惯,一直在询问大家可否习惯?

    今天的收获:德国有80%的中小型企业,他们对员工非常重视,像家人一样,关心他们的生活及子女的上学。虽然春苗已经开始实施了春苗家人的人力资源规划,但是真正的贯彻和执行是更为重要的,要与人力资源及理事长一并多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关于下午的内容,有伙伴提出,他们可以收费商业运作,我比较赞同主办方的回复,暂时通过志愿者能力提供免费服务是最合适的方式,我认为一定要考虑清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而不是非要追求自造血功能,一旦进入商业领域,如果没有合适的人运作,很容易闪到腰的。非常感谢宝马基金会对我们细致入微的贴心服务,一切以人的感受为重,这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6月24日,爱与自由  

华德福学校参访,The World’s Kitchen午餐,专业志愿服务(Pro Bono)运用研讨会,参观东墙画廊(柏林墙遗址);

一、华德福学校参访

1、校长简单介绍所参访的华德福学校的简况,同时告之不可以拍照。2006年创立,刚开始有16个学生,有些特别的学生并且无法在其他学校学习,因此共同申请了这个学校。2011年,100人共同集资建设了现在的这所学校,有七个班,185名学生,100名学生全天在学校,30名教职员工。

学校是典型的七十年代的东德学校建筑,正方形的建筑,当初来的时候有些困难,因为华德福的教育是自由的,改造时做了很多,好的是学校旁边有贴近自然的校区,小年龄的学生整天在户外活动,大年龄的学生下午在户外活动,面包炉是3年级时家长带着学生一起做,华德福4年级就有计算课,相当于普通学校6-7年级的水平。

2、参观一年级教室:这个教室有很大空间让学生互动,桌椅是圆圈摆设,是团队的概念,学生可以看到彼此互动,慢慢就有了团队的概念。凳子是多用的,可以各种摆设,可以用作平衡。1-2年级每个早晨有2个主课,以1个月为单位,1个月是语文,下个月是数学,主课上完,就可以到户外去玩。还有音乐、运动、肢体开发、如何表达自己、语言等其他课。小学的时候有简单的工艺课,如:裁缝、纺织。5年级有正式的工艺课、木工等,学校非常重视艺术的开发和自然,用自然的方式表现立体、几何的概念。

3、参观五年级的教室:有正式的课桌椅,正式使用圆规等工具,用来测量、了解几何。之前是运用自然的想象学习,现在使用工具,可以理解用什么工具可以画出六角形,希望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重视智识及肢体开发,不会偏好哪个方面的学生,对待所有学生都是一样的。老师不会评论画作的好坏,重视的是绘画的过程。程度较弱的同学,错误了是给全班同学一个重新加深的学习机会,程度好的同学,可以给同学解释,提升更好的学习,透过从小这样的互相帮助就是社会化的训练,刚开始是困难的,时间长了就会有团队的合作和观念。

4、参观还在改建中的教室:原来买来的建筑是空的,是一点点建设起来的,这是最后一间在建的教室。这样属于特别教育的学校,国家补助很少,主要看基金会捐款有多少,家长愿意付多少学费,来一点点建设。暑期教师自己会刷墙,也会接受旧物捐赠后改造,家长也会提供需要的帮助,学校成为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成长的地方,父母也是其中一部分,学生七年级以后也要参与这些建设。

5、体验三年级音乐课:第一个是非洲音乐的练习,有身体的律动。第二个是一个故事的音乐。第三个是跳舞的作品。大部分学生一年级就选择乐器学习了,有些在学校学习,有些在校外学习。孩子是自己选择的乐器,中途换乐器就停止,学习新的。孩子们喜欢音乐是因为音乐课的老师,孩子都喜欢音乐。

6、三年级学生课外学习教室:三年级的学生13:00下课以后的手工教室。一般学校的学生放学后就回家,这里放学后可以课外活动,孩子在这里学习使用各种工具,孩子们亲自动手用工具制作各种东西。

 

 

音乐课是贯穿整天教育里的内容,低年级的乐器是请工匠制作,高年级的学生会和家长一起做。每间课后教室都有一个指导老师,每间教室孩子可以自由布置,但有一个角落是教师布置的。孩子不能动。

7、学生用餐:年纪小的学生在班级吃饭,老师将餐推到班级。年龄大的学生在餐厅自由打餐吃。午餐是由校外支持残障人士的机构统一提供食物。

 

二、专业志愿者的Pro bono运用工作坊

首先宝马基金会的阿尔明给我们讲解了什么是专业志愿者,是在某一个技能领域非常有专业技巧的、提供不收费的专业志愿服务。然后老师提供工具,带领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做练习,首先了解机构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然后10分钟找出4个解决方案,大家讨论解决办法,再根据解决方案寻找专业志愿者,同时要了解什么是完全不涉及、不做的,最后设定完成时间。

 

三、参观柏林墙

下午六点多,我们结束工作坊之后,宝马基金会的阿尔明带大家坐地铁去参观柏林墙。东西德合并时,推到了柏林墙,但为了纪念这段历史,保留了约2.5公里的墙体。政府没有把他当成一个不可侵犯的景点给隔离保护起来,而是让它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让人们在墙上涂鸦。这些涂鸦,大部分是非常专业的,也非常的艺术性,你能从画面中感受到很多很多的故事,而每一个人的故事又各不相同。在各国家的板块,我们特别兴奋的看到了china,和中国字。在这里,中国游客可以自由写上到此一游或者钓鱼岛是中国的,某某我爱你之类,而不会被视为破坏行为。德国政府为民众提供了非常大的自由度,让人们可以尽情挥洒自己的艺术创意或者只是一个吐槽,这种感觉不错。

这种自由跟中国人在各种景点建筑上写到此一游又是很不相同的。德国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自由是有边界的,在边界内的自由才是自由,超出边界就是违法或者捣乱了。而边界教育正是中国缺乏的,当人们产生自由的意识的时候,常常因为自己的自由伤害到别人。

分享几张柏林墙照片

今天的收获:华德福学校的孩子们从小到大,从一到九年级他们都有不同的课程安排,尤其是走到三年级的手工教室比较震撼,墙上和工具台上放着各种工具,培养孩子的生存技能是不容忽视的。在如何使用专业志愿者这部分,要先搞清楚自己需要什么,而不是盲目的去找,春苗在这方面有些经历,如春苗的宣传册、春苗的视频都是由专业志愿者完成的。春苗在发展的快速阶段遇到了人力资源方面的困惑,2013年引入专业志愿者ABC的介入,给春苗做了专业的诊断和方案,并陪伴春苗将方案落地实施,在选择专业志愿者时要深度接触,同时一定要给专业志愿者融入的时间,与团队一起融入。如果做了专业方案不能落地也是没有用的。

6月25日爱与权益  

德国矿山化学品工会,罗莎卢森堡基金会

一、       德国矿山化学品工会

矿山化学品工会的负责人,早年是新闻工作者,他所在的行业,有100万职工,其中65000人加入了工会,是一个影响力比较大的工会,职工加入工会是自愿的。相比之下,像出租车工会、理发师工会等,这些工会的影响力比较小。

工会有权利就工人工作时间、工资福利待遇等问题,与雇主联盟协商谈判。工会鼓励职工参与到各种社会活动中,这对丰富职工的文化精神生活有帮助。

工会在组织罢工期间,是没有工资的,罢工期间的工资补贴,一般是由工会基金提供支持的。因此,工会本身也要承担罢工失败的风险。矿山化学品工会最近的一次罢工是在23年前。一般情况,工会也是不会用罢工来解决问题的,除非很特殊的情况。能够避免罢工就尽量避免,采取协商等其他方式来沟通。

工会的存在,不仅只是为了职工的利益,同样要考虑雇主的利益和企业的生产力。工会与雇主联盟都会参与立法的讨论,分别代表不同群体的意见。工会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最早在古埃及建造金字塔的时候,工人就会以罢工等方式来与统治者进行谈判,以改善自身的生存状况。

在德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参加工会可以发出声音,为职工争取更多的权利,而不仅仅只是为了增加工资。其他职工不需要加入公会,也一样会因为工会的争取而同样增加工资,但是工会不会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公平。工会会员需缴纳个人税前收入的1%。我们这个工会缴纳的会费在20-50欧元之间。

 

二、罗莎卢森堡基金会

该基金会是德国目前六家政治性基金会之一,“左翼”政党倾向,即比较关注劳工的基本权利、福利、重视社会公平等。除了本基金会,还有其他5家基金会与不同政党关联密切。尽管如此,政治性基金会并不是政党的一部分,而是相互独立的。

政治性基金会起源于二战后的德国选举的社会背景,当时有些人认识到二战中德国人民之所以选择希特勒作为政治领袖,一个原因是人们并不是真的了解希特勒及其政治主张。透过政治性基金会在对于政党及社会状况的研究,让公众更加了解政党从而做出更好的选择。因此,德国法律给予了政治性基金会在法律框架下的认可。

政治性基金会的运营经费,主要来源于德国联邦或州的年度预算,这些预算是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如教育、科技、外交、经济等)提供的,同时受到议会和联邦审计署的监管。

罗莎卢森堡基金会是六家政治性基金会中唯一以人名命名的基金会,发起者考虑到罗莎卢森堡本人的理念价值观、政治倾向、社会影响力等各种因素,因此以卢森堡女士的名字命名,但基金会本身与罗莎卢森堡本人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卢森堡基金会从德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寻找并建立了研究的“智库群”,以系统深入研究劳工、移民、社会福利与分配等各种左翼党相关议题,并为改善这些问题提供决策参考。卢森堡基金会还设立了学院以推动成人的政治教育工作。卢森堡基金会在亚洲地区分别设立了17个项目点,其中有2个是专门办事处,以支持其他国家或地区关于劳工、移民等问题的研究和改善工作。

    今天的收获:通过工会,关系建立,为了解决共同的目标而齐心协力,不会为了达到目的,采取极端手段,如罢工,而是从对人的关注和爱来维护劳动权益。同时不会单方面考虑职工利益,而是多方多赢的利益,共同建立一个公平的生态系统,总之一切以人为本。关于卢森堡基金会在中国有办事处,主要支持资助劳工相关的项目。

 

6月26日爱与创新 

Generation’s Bridge(世代之桥),Princesses Garden(公主花园),BMW工厂;

一、       Generation’s Bridge(世代之桥)

世代之桥老人和年轻之间的桥梁,现在老人都住在安老院,希望老人和年轻人在一起,老䶖化严重,2050年60多以上老人会超过儿童。1950年到2011年平均年龄45岁一60岁一81岁,德国有250万的老人需要帮助,无论医疗还是善老。30%老人住在安养院,有12000家安养院。平均年龄80岁,平均住3年安养院,老人大部分有忧郁,没几年就离世。安养院也有关怀活动,但是老人感不到真正的快乐。创办人到美国考察学习,由于国情与文化不同,根据德国国情、当地风土人情做了模式调整。

把年轻人与老年人联结起来不是创新的事,但特别的是让最老的86岁与最小的6岁联结起来,中间相差80岁。每次小孩来看老人内容比较一样,老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关键怎样改变见面方式,彼此有期待的。8一10个儿童一对一和老人结对,开设儿童课程,第一次去安养院前给儿童解说老人的情况,病的情况,让孩子了解,怎样与老人相处,第一次碰面非常重要,是让孩子开心去,而不是害怕,这会影响孩子一生与老人的互动。

资金主要来自基金会,会费是收入的四分之一,合作的安养院每年交500欧元,2009年有30个合作伙伴。给会员单位提供服务:总部给老师做教育,老师给儿童做教育,总部再给老师和儿童一起做教育再去安养院。有各种紧急事件应对手册,如老人过世等。最后希望推动变成小学课程,学如何与老人相触?特别是需求帮助老人相触。但是更希望推功政策,是最大的挑战。
    面临的挑战:12000个安养院现在只有30个是合作伙伴。培训内容有4名社工师在做,现在团队只能承担20一30个安养院,发展更多需要多少人?之前他们上门为安养院服务,希望以后安养院能来他们这边培训两个整天,可以为多个安养院服务,收费500元欧元。受资金制约,不是每个安养院都愿意出钱来学习。所以开始找政府出钱,希望很大,正在努力中。创办人计划10月或11月会到中国,希望推广此理念。

 

二、Princesses Garden(公主花园)

中午我们来到公主花园参观并用餐,一进来就被种植在各种器皿里的植物所吸引。谁说城市中央不能农耕?花园里创意无限,你受到启发了吗?

公主花园是一个全民计划,人们在这里体验种植,了解各种蔬菜的生长过程。这里在二战以前是一个百货公司,二战期间被炸毁,一直以废墟的形式存在。5年前,两个青年Maker和Raber创立了这个公主花园,让这个空间得到再利用。理念是让生活在都市的人们体验大自然。创办目标:第一、都市可以农耕;第二、加强社交。固定有1500多名志愿者,每周四或周六来服务农耕。有种在培养箱里的500种植物,只有树是自然生长。有12个全职,25个兼职,收入主要靠餐厅运营和提供园艺布置服务。

公园里的餐厅和书吧都是公主花园所经营的赢利部分。

虽然公主花园自己种植了500种蔬菜,但对于每天提供200份餐点来说,还是不够的。他们会跟有机农场购买食品,但每一份餐点里面一定至少包含一样自产食材。对于为什么只有素食,他们回答:一是为了改善环境,这一点很重要;二是如果提供肉食,在德国要求非常严格,与素食的厨房必须分开,而他们没有足够的空间。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是素食者,有时候会做烧烤,但他们的原则是不买圈养的动物的肉。当我们问到是否种植或者销售转基因食品时,他们说,欧盟对转基因的规定非常严格,在德国是没有转基因食品的。

传播是当初登了一个清理垃圾的广告,来了很多志愿者,后来就主要靠口碑相传。超级蜂巢有2-5万蜜蜂,主要散播花粉而不是产蜂蜜。

肥料主要是厨余垃圾发酵生成,不能使用人类及动物粪便作为有机肥料。

三、BMW工厂,工厂里不除了展览室之外,均不能拍照

下午去参观宝马工厂是摩托车的手工组装工厂。观看组装的是他们目前销量最高的一款摩托车,引擎在车架的两边,非常的霸气。这款车每年生产25000台。在组装车间的外面,有一个室外的零件储存仓库,每一批摩托车组装前三天,来自55个供应商的80个货柜会到达这里。组装生产线上,使用C字架固定摩托车,然后在轨道上移动,不同工序的工人就装上自己负责的部分零件。每个C字架上都挂着一张信息卡,上面详细记录着这部车的车型、颜色、顾客信息、是否定制、是否有特殊要求,甚至包括会送到哪个国家。

宝马非常注重人文关怀,C字架是可以调整高度以配合每个工人的身高的,超过4kg的物品,就必须使用工具搬运。开叉车的工人进出车间之间的大门不方便开门,所以每个门的入口都会有一条垂下的绳子,工人可以坐在车上拉绳子开门。工人一个班工作7小时,休息两次,一次30分钟,一次15分钟。15分钟的休息时间太短,无法去餐厅吃饭,所以餐厅会把餐车开到车间来。

车间里都有黄色警示线,参观的人必须在线内行走,以免被来往的车辆撞伤。有伙伴关心员工流失率的问题,结果,接待我们的帅哥说没有流失,基本上员工20多岁进入宝马就会一直干到退休。而偶尔空出的名额就非常抢手。宝马会在他们的官方网站发布招聘信息,内部员工也可以申请岗位调动。我想没有流失跟德国的教育也有很大关系,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人性的教育,知道自己要什么,可以按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所以我估计,来宝马工作的人,大部分应该是因为喜欢这个工作本身。

当我们问到为什么车间里女工不到6%时,帅哥也没有说因为女生不适合之类的,而是说大部分女生不喜欢组装摩托车。宝马工厂的人性化,还表现在员工娱乐方面。因为今天世界杯德国对美国,所以管理者征求大家意见是否看球赛,多数人表示要看,就提前一小时下班,集体在工厂食堂看球赛、喝啤酒、吃烧烤。

    真是幸福得冒泡!工厂里面还有一个健身房,员工在里面除了健身,还可以学习柔道和拳击,这么好的工厂,谁愿意流失啊!

    今天的收获:关于世代桥梁让老人与孩子互动,让老人快乐的同时也给孩子们如何与老人相处的教育方式很好,春苗儿童成长中心的孩子们也可以尝试这样的方式,与老人院进行一些长期互动。首先对他们的培训很有兴趣,不过要在中国落地还是要慎重,因为教育和养育环境等不同造成很多差异,需要符合中国的实情。比如国外的养老院保育员是很充足的,但在国内就非常少。

关于公主花园目的不只是农耕,还有促进社交。当这块可能被卖掉的时候,有30000人签名要求保留,是因为人们有社交的需求。这不仅是创始人的使命也是众多志愿者和参与者的使命。如果这事发生在中国,不知道会怎样?

关于宝马工厂,对讲解员挺感动的。他一开始的解释我们理解错了,他不是说他要提前结束参观,而是很遗憾我们不能看到工人正在工厂的场面。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不是因为时间紧迫就对服务打折,一是要记得自己的责任,二是要尊重服务精神。

6月27日爱与信任    

蒙特梭利学校;

今天一早,7:20前往参访的蒙特梭利学校。蒙特梭利教育法是由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玛丽.蒙特梭利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教育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走进学校,墙上有很多孩子们的作品。

这间学校不是每一班都是蒙特梭利,而是只有一个班,6-15岁23个孩子,不分年级,全部在一起学习。部分孩子会上到12年级,少部分会在10年级后进入职业学校。老师Madlen Schmitz的妈妈就是蒙特梭利学校的老师,她从小就从妈妈那里了解到了蒙特梭利学校的情况,还会帮助妈妈制作一些教具。所以Madlen Schmitz对蒙特梭利教学法非常熟悉和感兴趣。在妈妈退休以后,她选择了继续蒙特梭利教学的道路。

 

蒙氏教学法的重点有:

 一、通过使用教具、玩具等各种材料,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激发他们自学的兴趣。蒙特梭利研发了自己的教材,内容主要是用多种方法,方式,材料来解释一个概念,它根据学生的需要,个性发展的需要,帮助弱式儿童正常的学习,可以培养孩子自发性学习,通过一些教材,教材的重点是教会,不仅有知识的学习还有生活的学习,如何擤鼻涕,如何系鞋带等。
    二、蒙氏教育注重感官教育,包括闻,听,视,尝,触。比如一个水滴形教具,孩子可以通过触摸感受它一头圆一头尖的形状。使用教具的优点,是能够帮助弱势孩子尽快的进入状态。同样一个物品,智力较高的孩子可以通过看图就认识它;但较弱的孩子需要实际的东西,帮她建立立体的印象。

    如:老师会根据工具延展更多相关的内容,如哪些有卵,蛙等。进阶学习青蛙的种类,哪些有毒?跟数学也有关,舌头多长?多少只青蛙叠起来可以有艾菲尔铁塔那么高?老师的职责和角色就是创造一个事宜的环境,不是老师讲,同学听。

    三、数学教具也能进行结构教育,同时孩子能够自己从学习中找到错误。比如0-4的练习,会有一个10根木棒和不同数字格子的教具,孩子在1的格子放一根木棒,2的格子放2根,依此类推,如果最后木棒不足或有剩余就表示出错了,然后老师会引导孩子自己找出问题并修正它。还有通过数量不同感受不同的重量等等。
    德国柏林全部蒙特梭利教学只有四家,有些学校部分使用。蒙特梭利教育法是需要信任。首先需要信任儿童,是缓慢的过程,学习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思考的方式。如何练习写作?开始用听,然后用字母,最重要是为什么我要写?班级日志,大家一起讨论,游戏,音乐到美国大选等各种事情。

在德国老师和家长都不能体罚儿童,都会很重视如何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会让小孩知道这些教具都很贵,知道后果,并相信他们可以做好的,耐心很重要。
孩子们上课的一些场景:

     今天的收获:春苗孤残儿童学习中心使用的就是蒙氏教育法,感觉有点单一,所以加入了美德和双语教育。到德国学习了解到,蒙氏教育法针对残障孩子和接收信息缓慢孩子的教育效果是非常好的。而且蒙氏教育法的老师都必须通过严格的培训,每一种教具都可以讲各种课程,老师最好在其他领域有丰富的经验与知识,老师在教学时还需要根据孩子的不同而做一些调整,以适应每个孩子。

蒙氏教育法是开放式的,显示的不仅仅是自由,更多的是信任。自由体现在空间上,孩子可以在走廊或者教室的任何一个角落学习,打破了我们常见的学生排排坐,老师在上面的传统教学方式。信任不仅体现在结伴学习的同学之间,更体现在老师给他们充分的时间,来感受和体验所学习的内容,每班最少两位老师,而老师的角色不是传统的教导者,而是引导者、观察者及教育环境的维护者。

值得一提的是,蒙氏教育法需要本土化,任何教育模式都是一定民族文化的产物,蒙特梭利教育法也不例外,如果没有认真的经过本土化,盲目的崇拜,效果就会相差很远。

 

6月28日爱与思考  

Bucerius Kunst Forum(艺术展览会),Wellcome讨论会;

一、Bucerius Kunst Forum(艺术展览会)

上午11点,我们来到位于市中心议会厅旁边的BuceriusKunst Forum参观一位叫做Kirchner的艺术家的作品展。接待我们的是艺术中心负责筹款的Sonja女士,她从汉堡一个专注音乐和艺术的大学毕业。她会跟我们分享艺术筹款的一些细节。

德国有8000万人口,其中3%的税收是给到艺术机构的。跟其他国家比,已经非常高了。德国人会认为这是德国有代表性的一件事,他们之所以有伟大的思想家、艺术家,就是因为他们愿意在这方面进行投资。这跟德国的制度也有关系,每个州相对独立,所有财政收入可以自己决定如何分配,而不需要交给柏林由柏林统一分配。在德国有10000多个基金会,汉堡是发展的最多的,有1300个。最早的基金会在13世纪就已经开始运作了。这些基金会也支持艺术的发展。

从汉堡的历史来看,它是市民自己的城市,从来没有被一个帝王统治过,人们可以更多的关注自身的问题,因此支持关注市民自己需求的基金会非常多。德国的基金会分两类,一是完全赞助钱,二是开展自己的项目,比如今天参观的艺术中心。还有一些基金会跟企业相关,他们的钱直接来自某一个企业,比如宝马基金会。这个艺术中心所在的基金会的创始人,同时也创办了一家报纸。基金会的基金总额为7600万欧元,去年支出总额约210万欧元。

基金会主要支持教育,经济和艺术,除了这个艺术中心,还有一个法律大学。同时,他们也资助一些国外的项目。除了基金会对艺术的支持,德国市民也积极的参与社会捐赠,一般他们会捐出个人工资的1.2%,美国人是2%,之后排名高的也都是欧洲国家。德国人最愿意为哪些项目捐款呢?儿童,动物,艺术。这个基金会是一个实操型基金会,有自己的项目,但也接受项目的申请,条件首先是要符合基金会的宗旨和理念。

艺术中心也受到企业和银行的赞助。理论上说,艺术中心的经费是足够的,但他们也希望企业能够参与社会公益,所以通过捐赠来实现,企业捐款是免税的。

整个展览,只有一位艺术家的作品,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锋Kirchner。他有很大型的油画作品,但这里展出的主要是他的版画作品,希望人们了解木刻对表现主义的影响。

 

二、Wellcome讨论会

主讲人Rose Volz-Schmidt 是Wellcome的创办人,她从“德国社会状况”、“德国家庭的变化”、“Wellcome机构情况”三个方面做介绍。

德国社会状况:二战后,德国社会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政府收取的一部分税收,用于支持各类社会服务机构开展工作。但最近的15-20年,社会结构有比较大的变化,一是公民更加积极主动参与社会,而不再像以往那样,认为社会服务只是政府和教会的事情;二是社会企业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政府提供/或购买的服务与公民的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空缺,这个空缺正在为更多的社会企业所填补。比如你们之前了解的Rock your life 和 Generation’s Bridge 这两家机构,就是其中好的例子。

德国家庭的变化:在我这一代人以前,德国家庭有很多孩子,以我自己为例,我有5个兄弟姐妹,连同我共有6个。但到了我的子女的这一代,每位妇女平均只生1.3个孩子。而这只在一代人之间就有如此大的变化。另一个特征是,现在人们的活动范围非常大,像我的三个孩子,有的在巴黎,有的在伦敦。而根据我父亲查阅的教会资料,我的祖先几百年来居住范围就在周围50公里之内。家庭人口数量的大量减少,以及家庭居住范围的分散化,大大的弱化了家庭本身所具有的各种社会功能,诸如教育、养老、育儿等。而这些新呈现的各种问题,正是社会企业可以去作为的空间。

Wellcome机构情况:从上面的背景中可以看出,由于现在的妇女在一个小家庭中生活,并且居住可能离父母很远,而邻居之间可能彼此不相互认识或往来。因此妇女在生小孩前后往往缺乏有效的照顾和支持。我(Rose Volz-Schmidt)当时生育小孩的时候,与父母离的很远,给父母打电话,他们说你可以找邻居请教经验和寻求支持。我的父母不知道,像我们这一代人,不像他们生活在农村有很好的邻里关系。这就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问题。Wellcome这个机构,正是希望帮助这些妇女改善生育和育儿的状况。你们看Wellcome机构的Logo,这是一个天使抱着小孩,我们机构的使命和工作内容,透过这个Logo可以很好的表达出来。Logo对于一个机构极为重要,有很多小的机构来找我做咨询,我都会建议他们要设计一个好的Logo。

Wellcome机构从2002年创立,到2013年在整个德国有250个特许经营分支(加盟)机构,成长速度是非常快的。一方面是由于这个需求非常大,另一方面,Wellcome总部有很好的管理和运作经验。总部有一套完善的标准和流程,Wellcome会对有意向加盟的在地机构做严谨的评估,并在评估通过后,对在地机构的一位工作者做系统的培训(培训协调员)。第一年的培训收取750欧元,从第二年开始,每年收取500元加盟费。而协调员在当地找到并训练出15位(平均值,一般在10-20位之间)义工(天使),进入家庭为妇女提供必要的支持,诸如育儿经验,购买婴儿用品指导等。义工(天使)的服务是无偿的,她们不会得到经济上的报酬,不过会有往返交通等补贴。每位天使一般的服务期是3-6个月,一年平均服务1-2个家庭,她们在完成服务后就会退出这个家庭,并开始新的家庭的服务,而不是持续在一个家庭做服务。总部对于每个分支机构,都会有详细的数据统计,比如每位天使什么时候开始服务,什么时候结束服务等,透过这些详细的数据分析,会了解不同地区的服务情况,比如某位天使的服务时间很长或者很短,总部就可以进行了解跟踪。天使的平均年龄是50岁。绝大多数是女性,这是由于行业特性决定的,传统上,育儿的工作一般是由女性来担当。天使的社会身份各种各样,有的是退休人员,有的是教师,都有。但最重要的是天使的特质。

Wellcome的运营经费,有40%是从各加盟机构收取的加盟费构成。另外的60%,主要有基金会和企业赞助。比如有一家做婴儿用品的企业和另一家做疫苗的企业就赞助过Wellcome,透过赞助Wellcome,这些企业也在这些家庭中建立比较好的形象。

每个加盟机构与Wellcome之间是独立运作的,彼此独立,加盟机构会透过政府、企业等不同渠道筹款来维持自身机构的运营。这种加盟的模式,对总部与加盟机构都起到双向的监督和促进作用。

    今天的收获:主要对艺术类基金会的筹款和运营模式多了一些了解;对加盟式的社会企业运作也多一些了解。

 

6月29日,爱与坚持    

黑暗中对话;

2013年去成都出差时,曾去过黑暗中对话的体验馆。体验馆里的导览都是视障人士。在完全黑暗的环境里,我们的角色似乎发生根本的转变。他们在这里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而我们则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在绝对黑暗的空间,时间是一个非常不准确的概念,仿佛掉入时间黑洞,可能觉得特别快,有可能觉得特别慢。黑暗中对话旨在通过正常人对黑暗的体验,感受视障人士的不便,能够更加关心和支持他们。也通过这样的体验,在黑暗中,对自己有更多的思考。黑暗中对话也开展各种工作坊,也都是在绝对的黑暗中进行,这些工作坊可以帮助团队梳理和解决问题,比在我们习惯的环境里有更好的效果,在黑暗的环境中,大家会更放松,更坦诚,彼此增加更多信任。

本次没有第一次感受那么好,可能是没有了新鲜感,所以就不剧透都体验什么了。不过不管在成都还是在柏林,我都感觉到给我们导览的视障人事发自内心的快乐,我觉得不要用一种看弱者的眼光去看他们,就是用一种很自然的,跟一种普通人一样的方式和心态去看待他们,我觉得这可能是对他们更大的尊重。

 

6月30日爱与激情     

The Do School,黑暗中对话午餐,Box-Out。

一、The Do School

 The Do School 现在需要培养下一代解决复制问题的能力以开创未来,现在大多教育没有做的这点,这就是DO学校成立的原因。DO学校将下一代领导者培养为积极的社会企业家,产生重要的价值,并积极影响所在的社区和国家。支持有天赋的年轻人逐步将他们出色的想法转变为有建设的投资,无论他们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和教育背景,这是非常重要的理念。他们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有创业理想的年轻人,为他们提供社会创业培训,并提供小额资助,帮助他们真的把社会企业建立起来。

进门温暖的环境和宽敞的教室。

伙伴们找到舒服的位置坐好, The DO School创始人跟大家分享创业想法。创始人是牛津大学学国际政治,关注有志向的年轻人成为社会企业家,作为企业家需要能力,但是他发现他们需要专业的支持。我们是帮助一个企业家建立一个企业来达到帮助他的目的。

The Do School学校培训的内容,第一部分是挑战课程,20个学员一组,共同开发一个企业或者当地政府遇到的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如果通过评估,技能转换,政府会真的采用。第二部分是多媒体的培训,学习把自己计划的想法讲出来,学习讲故事,怎么样设计企业的VI系统。通过学习视频制作,从立意素材拍摄到剪辑,最后完成一部关于自己机构的宣传片;第三是完成自己的创业计划,并在培训结束时在很多的成功社会企业家面前展示,争取得到他们的资助。展示内容如:直接受益人,间接受益人,创造了多少就业机会,筹集多少就业资金。这个培训的过程为10周。结束以后,每个人回到自己的国家,就要去落实自己的创业计划,The Do School还有持续的网络培训。

The Do School 学校属于非盈利组织存在,他最大的成功就是这种体验式学习,学员都是通过实践来完成学习的,没有老师讲学生听的场面, 老师都是启发者,引导师,用实际案例说明。 他们会为学员安排一位导师,一对一的提供指导和关注成长。
    The Do School 学员如何入选:网上申请,基本问题,你的计划是什么?你的商业计划是新颖的?你要表现你有能力和信心做这件事,你的社会影响力是多少?每年通过网络报名的有约6000人,项目组通过看资料筛选第一次,选出200人;再进行网络面试,选出30人;最后是专家组从30人里面选出20人,成为最终的学员。 95%成立自己的企业,这是非常难得的!
    他们到现在一共有来自60个国家的学员,每个国家不会超过2人,男女各办半。大部分学员有 95%全额奖学金,特别贫困的还负责吃住行。 可是非常遗憾,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中国来的学员。所以,国内有创业想法的同学,如果你需要专业的支持,赶紧报名吧!

 

二、       Box-Out

创始人Christian年轻时曾经也犯过错误,但因为学习拳击,大量的时间用来锻炼了,并且因为要保持体重,不能跟朋友一起出去花天酒地,所以最后读了高中上了大学,而他的那些朋友好多都进了监狱。当Christian的儿子出生以后,他开始考虑如何让儿子健康成长,不走上歧路,同时也希望能够帮助更多年轻人走正途,联结自己的经历,他发起了Box—Out这个机构。

Jurgen Blin是德国两个跟拳王阿里比赛过的人之一,是德国的拳王。他生在环境不太好的家庭,15岁开始学习拳击,1994年获得德国业余赛冠军,后来又成为德国重量级冠军,并跟阿里比赛。他说,因为不断的训练和比赛,所以有信心跟阿里打,虽然他比阿里轻20公斤,个子也没有阿里高,但他毫不畏惧,用一定要赢的信念打出每一拳。最后虽然他输了,但虽败犹荣,人们赞美他是第二个胜利者。Box—Out的创始人Christian说,Jurgen Blin现在在机构做志愿者,教年轻人打拳,为机构带来很好的影响,一是他的知名度很高,能吸引更多人关注机构,二是他的经历能够激励年轻人,鼓励他们成长。

关于Box—Out,创始人Christian说,年轻人暴力现在很受社会关注。问题之所以产生,他觉得媒体的原因很大,里面传递的东西跟我们希望年轻人接受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贫困家庭的孩子会把暴力青年当成榜样,他们因为缺少外界关注,很难成长,也不知道底线是什么。富有家庭的孩子也因为缺少心灵关爱而觉得生活没有希望。另一方面,因为太多媒体,现在的孩子喜欢呆在家里,50%不参加体育运动,也缺少团队体验。Christian认为,通过体育不仅可以健身还可以学习会成为社会的一员,体育运动学中学习规则,因为有输赢,过程是欢乐的,年轻人是喜欢运动的,每个小孩都希望自己强壮。体育运动是跟小孩沟通的一扇门,体育是让他们高兴的事情,拳击是特殊的体育项目,让他们的价值观受到影响。防止社会暴力一点是融入社会,通过搏击让孩子们有正确的世界观。

孩子们初到Box—Out,都需要跟一个同样重量级的拳手比赛,他们可能有丰富的打架经验,但在专业人士面前,就会输得一塌糊涂,体会到弱者的感受。这时他会认识到欺负弱者是不对的。下一次当他和朋友们要殴打弱者时,他也许就会站出来阻止。Box—Out和两所大学一起研究,发现拳击不仅没有让年轻人更加暴力,反而让他们知道规则,懂得控制自己。这个项目对施暴者和受害者都非常有益。受害者变得强大,而施暴者往往是家庭里的受害者,他们会通过欺负别人来为自己出气。71岁与阿里打过拳的Jurgen Blin,15岁学习拳击,练习时候,打累了就没有力气出去做坏事了,慢慢成为欧洲冠军,拳击让他走向全世界。

Box—Out从七年级开始,先在学校建立兴趣小组,通过90分钟的工作坊,不仅做运动,也有很多交谈,建立双方的信任。年轻人慢慢会主动提一些关于人生方向、就业、规则的问题,教练们就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给予正面的引导,鼓励年轻人为自己的人生创造更多机会,邀请他们加入Box—Out。

Box—Out位于汉堡市中心,附近有200来家企业,他们跟企业合作,让企业员工到这里来学习拳击,每月缴费15欧元,同时捐款54欧元,这样就支持的3个孩子一个月的费用。除了拳击,Box—Out的一个理事创办了另一个机构,叫教育+,给孩子们做一些常识培训,如守时,社交礼仪等,孩子们从学校出来后进入企业,就会成为受欢迎的人。

初到德国参访各家公益组织,不管是接待方宝马基金会,还是一起交流的公益组织,还是为我们提供服务的翻译,还是强大的公交系统,都让我们处处感受到人文关怀,公交车为你倾斜,你得到的不仅仅是方便上下车,得到更多的是爱和尊重。

最后我想说,此次参访学习除了了解德国的基本国情,德国NGO各种解决社会问题的创新项目,机构运营发展之外,我将收获的见识,思想的沉淀如何转变成回来的行动,我回来后马上进行三个行动及一个探讨。

1、坚定春苗使命。

春苗的使命为“致力于为儿童提供医疗、养育的专业服务,帮孩子们快乐成长、融入社会。”此次到德国参访是带着关于春苗使命的困惑出发的,出发前,再一次培训课上,春苗的使命作为案例在课程分享,老师提出春苗使命非常清晰,但是最后一句融入社会太大了,也很难绩效评估,建议考虑重新评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使命优化,做春苗最擅长的事情。春苗的核心竞争力的确在给孩子们提供医疗、养育的专业服务,在融入社会的这个大课题中,没有优秀的项目可以参照,春苗为了孩子们能拥有更完整的生命体验,设计摸索了社会融入的项目内容,但的确在短时间很难评估成效,对数据积累也没什么帮助。

帮助一个个案的提高生命质量,能够很好的融入社会,未来可以成为社会的正能量,但是时间漫长。还是根据春苗的核心竞争力,批量帮助孩子的某一个阶段。我带着这个困惑走进德国,参访学习还没有结束,我就想清楚,我非常坚定我们现在的使命。在德国众多机构创始人分享的时候,都提到初心是什么?都提到从心里真正的关心和尊重受助群体,给他们创造最好的服务,陪伴一起成长。春苗创建的初心是什么?就是给孩子们最好的服务,跟孩子们一起长大,不求孩子们及家庭的回报,希望他们未来有能力可以回报社会,帮助更多的人。所以我的行动是:跟春苗团队分享德国之行的感受,更深刻的学习春苗的使命,希望每一个春苗人都拥有共同的使命,一起加油。

2、坚定筹款理念及梳理筹款规划。

 快乐公益一直是春苗坚持的机构运营及筹款理念,虽然春苗帮助的孩子不是因家庭贫困患重大疾病而没钱治疗,就是因身患疾病遭遇抛弃,弱小的生命有的只有610g,但是春苗不管是与企业、基金会筹款,还是在互联网上向众多网友筹款,从不打悲情牌,保护好每一个受助者的隐私,不使用孩子患病部位及病痛照片,我们使用的一直是孩子有着温暖灿烂微笑的照片,希望用温情唤醒更多的爱心。我们做好及时的反馈,公开透明,得到更多信任,让捐赠人有非常好的捐款体验,我们一起守护和尊重每一个弱小的生命。

 此次参访学习给我印象深刻的也有各个机构的资金来源与筹资,除了几家不用筹款的基金会之外,所有的NGO的困难与挑战力都谈到了筹资和才人瓶颈,而且不回避,非常正视这个问题,那么人才瓶颈又跟筹资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薪资可以招募更优秀的人才加入公益。所以我回来的第二个行动就是梳理春苗的筹资规划,继续组建春苗事业发展部团队,做好品牌传播及筹款分类。由于春苗有公募基金会的合作支持,春苗聘请专业的单位重新开发了具有筹款功能的大数据网站,专人负责政府购买项目招标、基金会项目招标申请及跟进等。  

3、继续挖掘专业志愿者资源。春苗2013年在美工设计的专业志愿者帮助下,设计了春苗完整的VI系统;在ABC美好咨询社的专业志愿者的帮助下,梳理了春苗的人力资源及小苗医疗项目,均取得巨大的成效。接下来我会带领春苗核心团队寻找春苗现在遇到的困难及准备解决的问题,根据所学到的知识,寻找合适的专业志愿者,让春苗不仅在救助儿童上更专业,而在机构运营发展上一并专业发展,稳步前行,这是我的第三个行动。

4、探讨春苗未来启动社会企业的规划。春苗一直也希望有自身的造血企业,根据春苗的核心能力,也有很多人提出一些建议,德国参访结束之后,得到很多启发,希望在春苗7月底理事会上与各位理事一起探讨,寻找时机启动社会企业,创建自我造血,但是春苗绝不会冒进。我准们约春苗理事长及理事们到天津鹤童学习取经。

作为银杏伙伴的一员,我非常感恩,感恩南都基金会、心平基金会提供这么好的平台,感恩银杏伙伴们一起智慧的碰撞和包容,同时感恩春苗的家人们跟我一起为我们的愿景“愿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家、健康、关爱、快乐和希望!”努力坚守。

 

————————————————

i.         华德福教育:华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是起源于德国、在世界各地已有90多年实践历史的一种完整而独立的教育体系。奥地利科学家、教育家Rudolf Steiner鲁道夫•施泰纳(1861—1925)是华德福教育的创立者,他提倡一种全新的人文精神和教育理念。他认为,工业化社会存在的问题不可能单纯在物质层面上加以解决,应该从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改变教育入手。文明的社会秩序来自于人与社会、宇宙的和谐发展,所以教育应当以人为本位,引导人寻找真正的自我,唤醒人与生俱来的智慧,唤醒一个人对生活、对自我的观察和判断,给自己生命以意义和方向。华德福教育作为非宗教性的独立教育运动,已经发展了九十多年,在欧洲的发展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在北美、南美和南太平洋区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在近十几年里,华德福教育也在亚太地区的日本、泰国、尼泊尔、印度和越南以及台湾地区等生根发芽。根据2000年德国华德福教育友好协会的统计,目前全球有876所华德福学校,2000多所华德福幼儿园,300矫正教育和社会治疗机构。作为非主流的华德福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充分地肯定和推荐,其中一些华德福学校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的国际教育网络联合学校计划的成员。 华德福教育以人为本,以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用健康、平衡的方式,追求孩子在意志(身)、情感(心)及思考(精神)三个层面能力的全方位成长。把单一的智性知识的学习,转化为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手工、肢体律动及音乐与平衡厚实的语文、数学、自然和社会课程相互间密切结合,来滋养整个孩子——头脑、心性与四肢的均衡发展。在孩子善、美、真的阶段性发展过程中,华德福教育旨在让孩子充分了解自己的潜能、孕育自由的精神,帮助他们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创造性思维、社会道德责任感和实践力的人, 从而帮助他们在将来以正向的生命态度,进入世界,贡献自己的才能。(摘自成都华德福网站)

ii.        优律思美:即音语舞(Eurythmy)是诞生于一百年前的一种表演艺术,这个名称来自古希腊,可以译为和谐而有意义的肢体动作。即人们透过内在动作来感受音乐与话语。这种内在动作通常是无意识的,Rudolf Steiner博士把他们转化为动作,如此一来,人们的身形,尤其是四肢的部分,变成话语或音乐的活生生图像,于是优律思美成为可以看见的话语或是具象的音乐。1912 年Rudolf Steiner博士与Marie Steiner-von Sivers 开始研究人类语言表达和语音语调背后的精神意义以及形塑语言的原理法则,在这个基础点上他们开创优律思美的第一步。现今,优律思美已经成为全球大多数华德福学校的一门必备课程。同时它与线画课也是华德福教育的独创课程。

iii.       季节桌:季节桌是自然界的四季更替在室内的反映。也可以用来展示不同节日与四季的关系。季节桌描述出自然界当前的精髓。通过布置季节桌,你对自然界发生的事情变得更有洞察力。孩子可以从季节桌中吸收和领悟到每个季节的特点。季节桌不使用语言,只是用颜色和场景来帮助孩子感受春夏秋冬四季的轮转和大自然有节奏的变化。令孩子有意识地体验与观察一年变化的节奏,不会无意识时间的流逝。而有节奏地生活也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孩子可以帮忙收集自然界美丽的东西来布置季节桌。他们会很乐意很投入去寻找到令我们出乎意料的东西。如此他们也融入了自然。季节桌通常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不会随意变动,以给孩子明确的焦点。老师可以制作一些羊毛物品装饰季节桌。

华德福教育强调孩子的自由要基于一定的规则,没有无边界的自由。而季节桌也让孩子学习遵守规则。因为布置好的季节桌是任何人都不许再碰的,只能观看。能够遵守规则的孩子,自制力也比较强,也能比较好地融入社会,与他人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