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弯曲的温柔
——德国之旅考察报告
王莹(上海浦东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
引
这是第二次参加银杏伙伴出国考察,有了去年参访印度的丰富体验和收获后,自然对这次“社会融合”德国之行充满期待。往往期待越高,惊异越大。我的签证被拒了。
堂皇的理由是资金资料无法证明我可以在德国境内期间的生活,中介潜台词是单身年轻女性,移民倾向值得高度怀疑。很想和德签证馆说,我喜欢住中国。无语之余,“单身年轻女性”的说辞令人欣慰,早有耳闻,很多国家视女性40岁为刚好成熟,相较于国内未到30岁大喊“我老了”,的确大相径庭。身未行,意已远,面对另一种逻辑思维的国家,我选择再试一次签证。
等待,是个令人焦躁的过程,被朋友指引“中介是被催的”,于是隔天就与中介姑娘碎碎念,那姑娘秉持拯救我签证的信心和势头,间歇性安慰和对我发发牢骚。想来也是,一个中介姑娘面对的可不只一个焦虑签证户,如果同一时间被催,的确很悲催。某种角度来看,中介姑娘的角色,堪比社工,要做好这份工作,情绪疏导很重要。而这个过程就很像临终病人和医生之间的关系。当把命运交托在他人手上却无法预知结果,当向值得依赖或仅此依赖的人寻求无果甚至遭牢骚时,外加继续需要处理手边种种事宜时,焦虑、烦躁、愤怒、放弃的种种心情四处流窜。嘿嘿,看到自己由内而外的忙乱,学习体验的机会来了,毕竟没死过一回,要较真切得体会人在最后阶段的状态,唯有借假修真的学习。生活中的挫折,是人生的一堂课,学到了,新的顺利就开始了。临行四天,拿到签证。
这是我喜欢银杏出国考察的缘由,让一天到晚为机构、为他人紧张忙碌的CEO,有机会遇到未知的自己。
揣着50多页的德国资料,踏上了飞往柏林的旅程,年轻6小时,进入另一个时空。如果用特征词来归纳先前对德国的认识,三个词,严谨、二战、香肠。即使阅读那么多纸面资料,也只是感觉囫囵吞枣得有个基本印象面。书中自有颜如玉,可书中没说德国颜如玉究竟爱哭爱笑、爱吃甜还是咸;一个喜爱大快朵颐肉食的民族,又深谙精工细作,这其中的微妙之处在哪里?一个历史上可以毁灭其他种族的国家,当今又是如何在实现社会融合?所以,揣着资料,揣着对德国浅薄认识的矛盾感,不断提醒自己,放下价值观,放下评判,去经验吧。否则就好像看到地平线,就说地球是平的,其实,地球说,嘿,我是个不那么圆的球体。
文献引用:社会融合
近年来,社会融合一直被谈及,无论是政府报告还是服务项目计划署,那追根溯源,发现社会融合的概念,最早是法国社会学家Durkhdm在《自杀论:社会现象的研究》中提出,基于的时代背景是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的自杀率一直居高不下,缘由是西方世界工业化和诚巿化进程加快,社会矛盾曰益凸显。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策制定者和分析家们强烈感觉到有必要整合一个概念来应对更大范围的社会发展挑战。社会融合这一概念,开始成为应对某些社会问题的政策诉求,成为社会健康发展的手段或目标,也使得基于社会融合的公共政策研究和应用成为当代西方社会政策研究的关注焦点之一。
文献中的“Social Cohesion"和”Social Intergration“都可以译为社会融合",二者有所区别,在研究中又经常互相替代,尤其是在政策研究中。从字面上看,前者在意思上更偏重于“凝聚”,后者则更偏重于“综合”。
不同视角的社会融合含义:
1)2003年欧盟在关于社会融合的联合报告中对社会融合做出如下定义:社会融合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它确保具有风险和社会排斥的群体能够获得必要的机会和资源,通过这些资源和机会,他们能够全面参与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以及享受正常的生活和在他们居住的社会,认为应该享受的正常社会福利。社会融合要确保他们有更大的参与关于他们生活和基本权利的获得方面的决策。
2)加拿大莱德劳基金认为社会融合不单纯是对社会排斥的反应,社会融合内涵过程和目标两方面,它旨在确保所有孩子和成人能够参与一个值得重视、尊敬和奉献的社会。他的社会融合,反映了一个积极的人类社会福利发展的方式,它需要不仅仅消除壁垒或风险,还需要对产生融合的环境的投资和行动。具有五个维度:受到重视的认同、人类发展、参与和介人、亲近和物质丰足。
3)阿马蒂亚·森认为,融合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它已经超出了缺点的补正和风险的减少,它推动了人类发展并确保机会不会对每一个人错失;还认为一个融合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广泛共享社会经验和积极参与,人人享有广泛的机会平等和生活机会,全部公民都有基本社会福利。社会融合概念强调需要社会政策来改善能力,保护合法人权,确保所有人有机会和能力被融合,而且避免了将焦点放在如生活在贫困中或需要社会救助的个人。因此避免了对受难者的谴责。
4)克劳福德认为,社会融合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在社区中能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层面上平等地受到重视和关怀;二是在家庭、朋友和社区具有一个互相信任、欣赏和尊敬的人际关系。
5)杰克逊和斯科特认为,社会融合视角明确要求社会有义务确保让每一个公民意识到他们自己潜能的条件。一个真正的共融社会,对所有公民来说,应该在物质环境和发展结果上有更高的平等。融合需要对具体的融合障碍如残疾和低收人等进行处理。
6)佩里等人认为社会融合是一个多维度的,动态的和结构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其中宏观层面是融合的整体驱动力量和状态以及欧盟和全国的反映,中观层面是指城市的反映,那么微观层面指的是个体生活在社会整合中的效率和效。
7)列维塔斯认为,社会融合要么是意识形态的,要么是空想的或者乌托邦,而且社会融合是空想的将更好。
8)奥密德瓦和里查德曼认为社会融合思想朝三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个方向是关注基于针对孩子和家庭的普遍社会安全制度和普遍人类发展诸如所有人的早期社会化在全国范围的社会融合,这个方向认为社会排斥问题可以通过求助于在欧洲最近的三十年里和最近的加拿大曾被新保守主义政府所摧毁的传统战后福利来解决;第二个方向以欧洲为代表,强调将资源聚焦和投放在社会低层的能力的基本想法。这种方法针对传统被边缘化的工人如被裁减的工人、长期失业人员、少数民族、残疾人、贫困孩子和无家可归的人;第三种方向强调社会融合作为右派执政的基本能力。
总体而言,关于社会融合的下列观点得到更多社会融合研究者的赞同:
(1)社会融合不是一个静态的事情,它是一个对现状一直进行挑战的动态过程;
(2)社会融合既是目的,同时也是手段;
(3)没有人可以通过强制力量达到社会融合,社会融合不仅是制度性的,同时也是主观性的融入;
(4)社会融合是多维度的,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制度、文化以及心理融合;
(5)社会融合是多层面的,既有全国范围的社会融合和城市范围的社会融合,又有跨国家的区域社会融合,如欧盟;既有宏观层面的社会融合和中观层面的社会融合,也有微观层面的社会融合。
然而,社会融合的概念也激起了关于它的恰当使用和意义的许多问题。诺威克认为,社会融合概念的拥护者以为社会融合概念看起来有不证自明的意义,但是这却掩盖了区分不同假设和计划的层面;以及当社会融合的思想成为社会政策的立法后,政府机构采取哪些社会融合行动计划来实现融合。
在这里可以发现,社会融合概念就如其动态和主观性一样,将随着世界发展而持续提炼出更新的视角和含义,非静态、非强制性、多维度、多层面,并且需要更细致得用行动去探索从意义到实现过程中的行动计划,而探索是创新的源动力,就如水在流动情况下才是活的,最终归于海,而又回到天空,再落于地。这是循环,没有重样,每一次都是新的融合。生命也是如此。
德国NGO
用比喻的方式,我把在印度看到的NGO,比作一串珍珠项链,每个机构在科学发展的基线上,相互陪伴和运作;那在德国的NGO就好比散落在天地之间的湖泊,各自独立运行,却使用同一套自然法则,共存共融。
关于本次健康教育组参访的德国NGO的简介,可详看《银杏考察学习手册》;在此,仅以个人视角,带着好奇,有选择得汇报所观所察。
一入柏林,在排队出关时,即被窗外天空中的云彩吸引,久居雾霾中人,神经细胞在自由、丰富、醇厚下享受了强烈的刺激;而柏林作为国家首府,其出关安检窗口之少,行李领取环形带之简易,也让我诧异于一个富强国家干嘛那么小家子气。这点直到考察结束后独自穷游到斯图加特,与久居近30年的华人朋友相聊才略解疑惑。朋友说,德国人认为为提高那几秒钟或几分钟的速度,而大费周章且消耗巨资得改造扩大,是没有必要的;如果还要损失自然环境,更是不可取。斯图加特所在的巴登-符滕州,那里生活的德国施瓦纳人,堪比中国的上海人,精打细算的很,多损耗一分钱都不行。所以在斯图加特,很多德国人每周一要示威游行,抗议政府为将总火车站改造成火车可以直接穿行的方式,不仅多投钱且减少火车站旁的绿地面积。所以,朋友笑说,在德国动树都是要投票的,估计政府十分羡慕中国政府,一声令下的全民配合,根本不用伤脑筋。可我却笑不出来。
在立法和文化基础上的德国慈善发展
第二天参访开始,宝马基金会为我们举行了欢迎会,当我们按时到达时,两位基金会代表站在门口,与我们每一个人握手,微笑着说早安或欢迎。待自我介绍后,才知道这两位是基金会主席和高级官员。尊重,没有工作级别,这是我的第一印象。
还未坐下,主席就引大家走到露台,自豪得说,看这里是议会,那里是博物馆,原来这里什么建筑都没有,柏林墙就沿河而建。看着周围有河有桥有古老和现代的建筑,听闻脚下即是柏林墙旧址,突然有种历史与现实的冲击,推倒柏林墙是1991年,23年来这里已经改头换面,如果没有人介绍,根本无从得知曾经的发生。时间的流动和人们的创造,可以改变一切看到的,也是人类发展的永久核心,不会停止。
接着,宝马基金会整体介绍德国及慈善发展,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现今看到的德国,是从二战后发展而来,战争使很多城市被炸平,很多人丧生尤其是男人,人们重新省视生活方式,并在国家《基本法》中规定政治制度的五项基本原则:共和制、民主制、联邦制、法治国家和福利国家。当然,这一切并不是二战后横空而出的,举个例子,早在100多年前,公民就享受健康与失业保险。
在社会单元系统里,除了政府,还有工会、教会、基金会、大大小小的协会以及各类社会团体,保障政治、经济、组织三根支柱同时发展,支撑社会的整体发展。二战后第一个30年,政府重要工作就是奠定社会福利的基础保障,所以通过鼓励民众积极参与、提供税收福利等方式,把问题留在社区内解决。
举个例子,在南部某一居住人口为800的地区,有4个纺织和机械类工厂,同时有30个NGO,其中体育类有3个。在德国,7个人以上就可以申请形成合法社团,各类协会和教会也会发起各种行动和活动,丰富德国人的生活。
在这里特别提到,社会资源扮演的是桥梁角色,不替代政治,也不是为监督政府是否做好而存在,而是为告诉政府哪里可以改善;并且会在小的社群或社区内不断尝试新的措施,成功后再上升到政策;在遇到问题时,会主动向相关社团寻求帮助,争取找到解决问题的平衡点,不会直接极端得去游行抗议。
二战后,社会民众生活清苦,几乎没有个人资产,七八十年代才开始富裕些,但孩子出生得少,很多人就用自己的钱去做慈善。从德国历史来看,不同地区社会机制不同,比如巴伐利亚、汉堡一直比较富有,也会主动付出,这已是一种长久的文化。另一方面,个人资产的丰裕程度,也决定了慈善的发展程度。
所以,基金会主席强调,教育很重要,这影响着思想上的转变。
医患融合的”What do I have”
在印度,教育是为了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在德国的”What do I have”机构,教育在促进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平等沟通。医疗护理,无论在德国还是中国,都是专业性非常强的领域,外行人对着各项术语、指标以及结论,只能眼花缭乱和束手无策。当教育使得专业成为人际互动的壁垒时,融合就必须开始。而这个机构创办3年来,就在推进医生和病患之间的融合。当被问及未来有什么计划,比如5年规划之类的,老外说,不知道。现在有两个设想并在尝试。这样的回答,在印度也遇到过,在之后的“公主花园”也遇到过。我想这里在说,没有规划,不代表没有行动和梦想;在与周遭社会环境、社会资源的融合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时刻警醒最初的心。
成为人,华德福,蒙特梭利
条条大路通罗马,在还未去这两所学校前,伙伴沈旭和李俊为大家介绍了这两种的源起和区别。记得沈旭说,华德福和蒙特梭利的老师们,并不赞成把这他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这句话,在之后的参访中得到求证。源起于哲学的华德福,与源起于心理学的蒙特梭利,从开始的源头就不在一个原点上,无论表现形式如何相似,其核心观点以及衍生出来的行动路径,绝不会相同。所以,从这一点上,两者就没有可比较性。只是学生家长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选择,愿意让孩子上哪里去。
在我看来,华德福引导孩子从意义本质走向与社会、自然、宇宙的融合,而成为人;蒙特梭利引导孩子从科学方法走向与社会、自然、宇宙的融合,而成为人;这些都是很棒很美的教育,而最精彩的是那些华德福、蒙特梭利的老师们,在她们看来,什么是教学,就是尽可能不用口头去表达,而是老师和学生一起选教材,共同探索,领会。
不过,现实中公立学校依然是主体教育力量。我问孩子刚上1年级的朋友(居德5年),听说过这两种学校吗,朋友说没听说过华德福,蒙特梭利学校在社区里有1家。我继续问,会送孩子去蒙特梭利吗?她回答,不去,那个教育方法读到一定程度,和大学对接不上,就算好,为了避免未来的麻烦,还是上公立学校。孩子上到小学4年级就要接受评估进行方向选择,评估的依据很大比重是学习成绩,如果成绩都是1分(1分是最好的分数),那方向肯定是文理高中,也就是未来铁定上大学。我朋友是中国人,所以自然选择大学之路,也为孩子可以入较好的小学而搬家。这也算中国人在德国的一种特色,因为德国人不会为孩子而选学区房,也不会期待孩子学习进程加快,甚至反而很多选择让孩子在幼儿园多待一年。
我很疑惑,孩子4年级时才10或11岁,这时定方向是否有些武断。两位朋友就此给我反馈是,其实在德国就这点,也有越来越多的讨论。但即使定了方向,如果想去文理高中也依然可以申请,只要通过考试就可以。只是因为不同方向的学习内容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不同,年级读得越高,再申请进入文理高中的可能性就会比较低。
事在人为,在开放的教学中,孩子们学会独立思考并选择自己的人生。还有个有趣的例子,一个想考儿医的女孩子,高中毕业后衡量自己成绩可能无法申请到她想去的大学资格,就决定跑到巴黎给人家做保姆带孩子,以积累自己与孩童相处和照顾的经验,还特地挑选了一家有精神问题孩子的家庭,同时照顾3个孩子。在德国没有高考之说,你想上什么大学就去申请,凭借成绩、荣誉、经历等。所以上述的那个女孩,就是希望自己的经历可以打动大学,获得入学资格。在我离开德国之前,她在巴黎准备返德。
多元的教学形式,其宗旨是育人。无论在印度教育NGO还是德国,都在引导孩子在了解这个世界后,直面、选择、接纳、创造自己的人生。我有些心疼国内的孩子,孩子们被模型捏造了,这是我的感受。好吧,没做教育工作的我,暂且不发表观点。
德国的教育政策宗旨是为每个人提供优化的帮助以及与自身的兴趣及能力相匹配的教育。将青年教育成成熟的公民,使之积极融入德国的民主生活进程。我看到,在引导、启发和传承的过程中,让孩子们不仅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会有勇气直面挑战和困难,接纳自己的所有,最可贵的是保有最初的纯良。这份纯良,已经为将来的社会融合奠定基础,是具有积极性、主动性的。
86岁与6岁的融合,NGO“世代桥梁”
这位机构创办人,1964年出生,原是为统帅30名员工的银行行长,在被社会认同为功成名就时,改行重新学习看护。他的宗旨是,创造欢乐给悲伤的人。
他说,在德国有250万老人需要帮助,其中30%住养老院,德国共有2100所。看到失智老人在养老院的寂寞,悲伤,忧郁,在人生最后时光里与世隔绝,寂寞离开,这就像是例行条例,不是真正的快乐。所以做了件特别的事,把小孩子与老人连接起来,最老的与最小的,有80岁的差距。看到孩子与老人在一起很开心,自己发现有新的意义,做什么都开心。
这个听起来,很浪漫。德国虽没有实施计划生育,但孩子出生率低,依然形成了老龄化问题。单就老龄化的现象和引发的医疗、健康、照顾、社会发展等问题,可能德国和中国都异曲同工。世代桥梁说,在德国以前孩子都是和祖父母同住,但现在祖父母住在疗养院,子女和父母都不在一个城市,孩子在幼年时可能爷爷奶奶已经去世;这点听上去和中国多么的像。世代桥梁把老人和孩子连接起来,并不是单从幼孩可以引起失智老人疼爱和开心出发,而是双向的收获,特别有句话印象深刻,“这种方式让孩子有了这个年龄的朋友,是开心的去养老院不是害怕”。
在我理解,其出发点有三个。一,尊重人的发展需求,无论在哪个人生阶段,都有与人交往的社交需求;二,健康的人际相处,是多元化、互动、平等的;三,快乐,是让每个人有期待,而且这种期待是可持续的;四、唤起大家的意识。
在前三点的指引下,世代桥梁会不断改善方式,把老人与孩子结对,所有活动都被设计成互动性,且触发感官的,目的是使人与人之间相处。第四点,决定了世代桥梁的社会企业性质和宗旨工作,其机构四分之一预算来自合作单位的会费,目前有30个合作伙伴在8个邦联内。基于实务专业的改善,通过合作加盟的形式,世代桥梁推广理念和工作方法,让更多养老院、学校参与其中,教习儿童学习如何与被照顾老人相处。除此之外,主动联系政治家,希望推动立法,获得议员支持,把这项内容变成小学课程。而这项推动的过程,就会在党内产生影响,甚至总理的重视。德国政府参访纽约时对外就介绍世代桥梁的情况,这点可以证明其影响力。
WELLCOME,好的照顾,十年磨一剑
德国有句谚语,大家可以共同把小孩摇起来。
Rose,机构创办人。当年生孩子时住在汉堡,与黑森林的妈妈家相隔甚远。生产后不知道如何养育孩子,便与妈妈通电话,妈妈说,邻居中一定有老太太,找她们帮忙。可问题是,她和丈夫全是早出晚归的工作,对邻居非常陌生。所以,她无法理解妈妈说的,虽然当年还学习过产妇护理,那些是理论上的,但照顾需要实际上的。所以,奠定了Rose创办wellcome。Rose解释,well=wellness,意思是“好的照顾”。
Rose,开场介绍是一个建议和三点内容。建议是,NGO通过 logo表达清楚自己做什么。三点内容是德国社会情况;二,德国家庭的变化和角色;第三,组织的贡献。
和世代桥梁一样,机构创办都是基于社会情况和创办人自身的感同身受,并且采用合作加盟的方式,扩大理念和工作方法的推广,让更多人受益。wellcome的受益对象是有新幼儿的家庭,大致有四类家庭。一,父母均工作,已有多个孩子而无暇顾及的家庭;二,教育程度比较高、第一胎的家庭;三,嫉妒新生儿的家庭,妈妈成功照顾第一第二个,但第三第四个孩子会嫉妒新生小婴儿;四,单亲、移民、问题家庭。根据不同的家庭,支援服务之间从1个月到半年不等,这些都是短期服务。Rose谈到,如果需要2-3年的照顾,需要另外形式的经营。
第四个家庭是政府关注的群体。所以,wellcome的帮助有预防社区隐患的功能,受到政府关注和资助。但wellcome不会强调第四类群体,她们倡导的是,孩子成长是社会共同关注的议题,这是普通家庭都在面临的话题,而不是只有特殊化家庭面临的。我想这点是社会企业和社服NGO不同之处,前者用商业的方式去尝试解决一个普世性的社会问题,后者聚焦于特殊性。这是99%和1%的不同,但没有对错。
wellcome在2002年有2个分支,2013年250个分支。每个分支都与当地社福机构合作,均有15位成员,其中10名为全职,5名为天使志愿者,全国范围总共有4000人。当地机构不用考虑项目设计和技术,发展步骤和计划。wellcome不要考虑当地办公场地、人力资源、服务家庭等,所以是双赢。,也是社会加盟的概念。当然合作的前提是,双方各自评估合作可能性。而wellcome的成功在于严谨的程序管理和标准。服务提供方和服务使用方都在自由、自愿的原则下,信任的基础上,在清晰界定的服务范畴内,合作。
这种建立家庭社区网络的形式,让我很受鼓舞,手牵手在做的为癌症等大病家庭的家庭互助会与wellcome的形式很像,所以在听Rose介绍时很激动,一是应证机构走的路是可行的,不是孤独的;二是需要坚持和不断改善,和发展11年的wellcome相比,手牵手在这方面才3年不到,这是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三是更有信心。
对话,人与人,自己与自己
这是第一次体验“黑暗中对话(DID)”,据之前在上海体验过的伙伴介绍,两地的体验感完全不同。据说上海的DID已将重心转到重庆,背后的原由不详。自100多年前开始,洋为中用就遇到很多挑战,不同的国家体制、不同的文化意识、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很多的不同使引入者需要不断思考如何改善,这也是一种与本土的融合。
在“黑暗中对话”的创始人看来,无论在哪儿,要有信念,信任他人,乐观创造,了解自己的短处,做好会有困难阶段的准备,秉持坚毅。有这样明确的价值观,即使在黑暗期也可以坚持。
如果你有点子,又面临周围否定的、反对的、质疑的那么多冲突,那么就符合创新的第一个指标,即就是在做对的事。因为,创新,都会遇到这些人,这些声音。
社会企业是人的企业。要保持开放。社会创业家,要有永不停止的精神,保持饥渴性和谦虚。DID的信念中,有一条非常特别,是转换对那些被标签化的人的偏见,消除非正义。
这也回应了社会融合不是一个静态的事情,它是一个对现状一直进行挑战的动态过程,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这样的动态过程,可以理解为创新。
在另一小组的学习分享中提到,由于体验过程中,走在前面的伙伴不断剧透,让后面的伙伴无法完全体验,当时盲人导览员说,你们要安静得听,在过程中关注自己的内心,理解他人有自己的需求。体验后,有组员感受说,盲人不一定需要周围人唠叨刮躁,自己有一定能力。这个世界太吵了。
是的,即使不是盲人,作为独立个体的人,都有自己一定的能力。这让我想到和德国人际边界相比,中国的是没有边界或边界模糊的。按在德国长大的翻译说法,尊重和理解是最基本的。问题是,每个人用自己的理解诠释了尊重和理解,然后对别人说不,矛盾就出现了。有趣的例子,有伙伴在参访过程中在椅子上脱鞋盘腿且闭眼,很多伙伴认为这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担忧会引起台上演讲者的反感,甚至引起宝马基金会不良的印象,且这种担忧在伙伴之间流传。最后,决定就此情况与宝马基金会交流,基金会工作人员回答,看到这个现象,觉得奇怪,但可以理解。德国工作伙伴用了“奇怪”和“理解”,这里的微妙之处在于看到,不代表了解,对于不了解的事物,表示理解,这具有一种宽容的特质。之后,又反馈各家参访机构对银杏伙伴的一致好评,很惊喜于中国有那么多NGO在不同领域中,且大家如此努力和积极,主动讨论和提问。我在想,有时是我们自己太苛刻自己了吗?这是一种追求完美吗?对自己苛刻、对自己要求完美,又会怎样要求别人?在要求之下,存在尊重和理解吗?
银杏考察,除了向参访机构学习之外,总有更多惊喜,来自伙伴。这次,从林红处学到,需要留意自己城市优越性的流露,体会不同背景、不同家庭、不同文化中走出来汇聚一起的伙伴,在面临同一件事下的不同反应。如果我们看到并想改变,就要先行动起来,再用行动证明与就事论事的态度,告知他人,并鼓励所发生的改变。这也是在本次银杏考察结束前,最后举行的总结会上讨论的议题,银杏考察需要逐渐形成共识,并传递给更多新伙伴。
BOX-OUT 打出逆境
这是个直率脾气的机构,创办人一开场就表示我们的到来,太惊喜,没有想到中国NGO会对他们这个小机构感兴趣。
在德国,年轻人的暴力增加,这是很受关注和敏感的社会话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媒体对年轻人的影响。年轻人通过媒体去了解世界,与过去大人教授小孩认识世界是不同的,特别是贫穷的家庭孩子,更以媒体中的形象为榜样,学习世界,成长。同时,年轻人缺乏外界的认可和关注,这样其实很难成长,因为不知道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的底线在哪里。这个问题不仅发生在贫穷底层家庭,在富裕家庭中也普遍 ,缺乏价值观,导致对人生和生活感觉没希望。
创办人自述出生于汉堡南部小镇,年轻时也犯了很多错,是体育拯救了他,因为拳击打得好,就必须注重体重和健康,不能和朋友们花天酒地。和他当时那些朋友相比,他成功大学毕业、成功创业,但那些所谓的朋友却没有,甚至入牢。
拳击的方式,是一种自我协调的过程,在与对方碰触时,既要集中注意力,又要保护自己。这样的释放,让自己觉得更强项,而不是弱者,在面对挑战时,直面。除此之外,也为不同地区的青少年创造了一个交流的平台,通过运动建立关系,交流人生道路该怎么走;更鼓励年轻人为自己创造不同的机会,提供9项技能的培训,包括时间观念和待人有礼,为未来进入小企业工作奠定基础。同时,也通过拳击,教导孩子遵守规则,凡加入机构的孩子,机构会给予帮助,同时要孩子遵守9条规则。这是通过做高兴的事让孩子受教育。
言教不如身教,BOX-OUT在与我们介绍交流之余,让我们参访团队直接登上拳击场,换上拳击手套,让正在场上训练的孩子们教我们如何进行拳击,切身体会了创办人之前提到的规则、集中注意力、交流和直面挑战。曾经和拳王阿里比赛过的Lin先生,还让我们练习力量和放松的训练,体验榜样的力量、合作与引导的作用。如果说黑暗中对话和无声午餐,让我感受听障群体的感受,并理解换位思考,那BOX-OUT,让我在打拳击时,体会面对面,眼对眼得面对问题的信念。其实在自己日常工作和生活里,时常面对问题,但如此聚焦的体验信念,还是第一次。借用Lin先生的话,在和阿里的世界杯之赛时,不因为对方是阿里而怯懦退缩,被击败不代表是失败者,而是第二名;就算过程中倒地很累,依然坚持,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也会获得掌声。
BOX-OUT名称词义"打出逆境",印象深刻。
最后, 当进入另一个异国,进入另一个民族中间,要放下原有的是非评判,理解种种的发生,勇于去尝试未尝试的,不仅是眼睛看见的更丰富了,而是心的宽度更广阔,最重要的是,当离开那个国家,这份经验并没有留在那里,而是成为了我的一部分。
依然记得在汉堡艺术馆听策展人的话,那些被纳粹夺去头衔的艺术家,都是当时艺术革新力度贡献最大的一群人。和二战发展而来的德国慈善相比,我们国家还在起步,当用飞快的脚步赶超时,有些会被遗落,有些会被激化,使得当下这一刻更显复杂。用多元的角度去理解,或许是让自己安静下来的一种方式,安静不是静止和隔绝,安静是与世界融合的开始,是行动的开始。
感谢南都基金会为银杏伙伴提供出国考察的机会和周到的协助;感谢德国宝马基金会为融合之旅提供优质的安排和体贴的服务;感谢共同出行的伙伴们让我享受团队学习的机会;感谢手牵手工作团队在上海的有效协作,让我无后顾之忧得学习;感谢我的父母,让我将与银杏第三次出国考察,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