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扫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产品简介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乡村呈现 “空心化”,乡村教育逐渐趋向“城市取向”,主要追求升学率,向儿童灌输“逃离乡土”的功利性教育观。在教育体系中,乡 村教育慢慢成为城市教育的附庸。在现实层面,乡村教育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割裂,乡土文化被边缘化,乡村教师缺乏有效利用乡土资源组织课程活动的相关技能和经验,乡村社区很难参与到学校教育场景中,开设乡土课程的学校较少,乡土教育的育人功能无法发挥。这些乡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儿童形成乡土认同感和社会情感发展。
北京市向荣公益基金会(简称“向荣”)希望做“有根的教育”,让乡村教育真正嵌入乡村。向荣以“乡村儿童主体视角”为出发点,以“植根乡土的教育”为立足点,通过多方力量协作,共同创造“与乡土和社区有机融合”的教育环境,培育儿童“以乡土为根”的丰富人格,形成了“乡土育未来”计划。
项目基于“在地化教育”理论,秉承“人在关系中成长、在自主探索中发展”的教育理念,一方面为乡村教师提供系统性支持,组织分级培训,帮助他们利用乡村社区中的各种人文自然资源实践乡土教育,支持学校实施以儿童为本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参与式和体验式乡土课程活动。另一方面进行乡土教育研究、倡导,推动乡土教育的行动网络发展,与社会各界共同探索乡村教育的新形态、新内容。目前,项目已形成9个主题的乡土课程,以及《田野里的自然历史课》课件、教学案例等。
向荣分两个阶段为项目学校提供支持,第一个阶段是通过县域推广,让更多的学校开始探索乡土教育,支持学校已有的校园乡土特色活动;第二个阶段是进阶提升,筛选已实施过项目的学校,与具有示范价值的学校合作试点,作为“种子学校”开展合作。
截至2024年,项目已经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实现了整县推进,全县学校将基于第一阶段的工作方法开展实践。同时,项目为全国40所进阶提升阶段的种子学校提供分层分级的教师培训。
项目评估发现,项目提升了乡村儿童的师生、同伴、亲子关系,支持他们的社会情感发育,逐步唤醒了乡村孩子对自我、家乡的认同和热爱。
合作要求和方式
合作要求:
1. 关心儿童发展的公益性社会组织,认可乡土教育理念以及向荣的公益理念与宗旨。
2. 在民政部门合法注册,有稳定的工作团队,至少有3名以上全职员工。
3. 能够在乡村学校面向乡村儿童开展相对固定的活动课程,在每个地区至少能够服务20所学校。
4. 尊重课程的知识产权,在公开渠道的宣传中有向荣(文字或LOGO)的露出。
合作方式:
1. 向荣为开展服务的社会组织提供课程工具包、教学案例包等支持资源,提供培训,分享实践经验;合作单位在向荣的支持下按双方认可的行动方案开展工作,递送课程,举行活动并及时反馈,收集相关资料包括课时反馈、评估问卷,并和向荣开展联合传播活动和特定的筹款活动。
2.合作单位需要配套一定的课程或活动经费。
3.双方可以共同围绕乡土元素开发文创产品,以及联合举办相关沙龙等活动。
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震
电话:13811974144
邮箱:zhenzhang@nhfoundation.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