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伙伴成长计划”是南都基金会发起的一个资助青年人去突破成长上的瓶颈,成为推动某一公益领域发展的领袖型人才的长期计划。其主要资助对象为草根机构的领导人或创始人,也不排除学者、媒体人、个体行动者和未来的NGO领导人。该计划同时倡导社会各界一起支持公益人才、搭建人才成长的支持体系。
2012年度,银杏伙伴成长计划继续面向全国接受推荐。经过南都基金会秘书处团队的认真评选和实地考察,今年有16位公益行动者成为2012年度银杏伙伴候选人。10月10日至12日将举行候选人评审会,由专家通过1对1面谈和集体讨论等方式,评选出2012年度银杏伙伴。评审会结束当天公布最终当选的银杏伙伴名单。
现将2012年度银杏伙伴成长计划评审会专家评委会成员公示如下:
2012年专家评委会由9位专家组成,他/她们是(按姓氏笔画排序):吕朝、何伟、陈博、肖蓉(女)、张瑞霖、郝冰(女)、陶传进、商玉生、梁晓燕(女)。
评委资料如下:
吕朝,恩派(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创始人、主任。2011届银杏伙伴专家评委会成员。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士和工商管理硕士。曾任新华社记者,《中国证券期货》杂志主编。后经商十年,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和创业经验。2003年投身公益领域后,任民政部《公益时报》社总编辑和企业公民工作委员会总干事,期间和胡润百富榜合作推出国内第一个慈善家排行榜。2006年他在上海浦东创办“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设计运作了中国第一个“公益孵化器”,目前该模式已得到政府、企业、NPO业界的广泛认可,被称为中国公益领域近年来重要的制度创新。吕朝先生是国内NPO能力建设、企业社会责任、社会企业、公益创投等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目前还兼任上海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上海浦东青联副主席。2008年荣获第十四届上海浦东新区“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何伟,现任上海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联劝)理事长。2011届银杏伙伴专家评委会成员。南都公益基金会主要发起人、捐款人之一,第一届理事会理事,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至第十一次会议理事长;上海南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1957年生,浙江师范大学政史系毕业,1982年至1991年曾任温州师范学院教师,1991年至1992年,任珠海南油公司副总经理。1992年至今,参与南都集团创业、发展,历任浙江金华佳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南都集团常务董事、金华国贸宾馆总经理。
陈博,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1991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设计专业。大学毕业后曾在机械部第九设计研究所和浙江易达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工作。1996年11月至2000年6月任南都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投资部总经理;2000年6月至2002年4月任黑龙江龙发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2002年5月至2003年3月任南都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助理;2003年4月至今任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肖蓉,赠与亚洲(Give2Asia)中国项目总监。2003年加入赠与亚洲(Give2Asia)。赠与亚洲是总部设于美国、旨在促进亚洲慈善事业发展的公共慈善机构。肖蓉负责管理对中国的捐赠项目,后出任中国项目总监一职至今。加入赠与亚洲之前,肖蓉任职于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从事中美关系的学术和政策研究,并曾兼任所长学术秘书,负责该所的部分外事交流项目。她还曾任职于亚洲基金会,负责日常项目和行政事务管理。肖蓉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法学本科和硕士学位。她曾获得福特奖学金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做访问学者,并学习公共事务管理课程。
张瑞霖,滴水基金会创办人/黑暗中对话(香港)有限公司创办人兼董事局主席。2011届银杏伙伴专家评委会成员。张瑞霖先生是一名创业家,其事业从为跨国企业建立亚洲销售网开始,在八年间,他使公司业务从零销售增长至一亿港元。1992年,张先生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在中国生产软包装材料,在十五年间把营业额发展至拾亿港元,拥有五间工厂。五十岁那年,张先生决定全身投入公益事业、所以他把业务全部出售。并于2006年至2009起出任苗圃行动的财务董事,从事山区助学的工作。
2008年,张先生协助成立社会创业论坛,并成为其中一位创始董事。2009他成功引入私人资本创办公益事业,把德国社企「黑暗中对话」引入香港,并以创新的业务模式,使黑暗中对话(香港)有限公司于短期内达至财务平衡。在2009-2010年中,张先生获爱创家(Ashoka)委任为大中华地区的署理代表,成功为爱创家打开大中华地区。2011年,张先生创办滴水基金会,主力推动在青年工作及养老行业的创新。
张先生在香港大学取得工业工程学位,并曾就读于哈佛商学院管理发展课程,及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管理课程。2009年他更在香港大学取得国际关系学硕士学位。
郝冰,天下溪教育研究所总干事。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专业,后留校任教,读书时她就参加了大学生环保夏令营。2003年创办北京天下溪教育研究所,旨在搭建理论研讨、教育实践和公益行动平台,丰富乡村教育资源,保护地方及民族文化多样性,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公民社会的形成。曾任阿拉善生态协会副秘书长、福特基金会“提高高校贫困生能力项目”总负责人。郝冰先后发表译著《与孩子共享自然》、《生命之家》;编写《其其格的故事》、《草海的故事》、《家在崇明》、《扎龙》等五本乡土教材,分别在各地中小学投入使用;发表多篇环境散文。
陶传进,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社会公益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非营利管理专业的具体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出站。主要研究方向:非营利组织的功能与管理,社会公益事业的促进与公民社会基础的建设。中心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联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课题项目、北京师范大学文科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学术帮扶项目、国家民政部课题等。
商玉生,中国科学基金研究会秘书长,吴作人基金会理事长,北京恩玖中心创始理事长,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中国青基会伴你飞翔工程顾问。他是推动中国基金会行业自律的“元老级”、功勋级人物。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的他曾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物理科学研究20余年,从1990年承德基金会行业交流会开始,商玉生先生就致力于中国基金会公信力建设。
梁晓燕,自然之友总干事,北京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理事。1982年大学毕业,在大学任教、工作14年;后多年从事杂志、出版、电视策划工作。1993年,作为发起人之一,成立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历任理事至今,2008年任总干事一年。2000年,赴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哈佛大学进行访问研究两年半;2003年后,全职投入民间教育公益事业,任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总干事等;2007年,赴广西偏僻农村学校调研、支教一年;2008年6月——2012年8月,担任北京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