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fo@nandu.org.cn
  • 010-51656856
  • 南都微信
探索破解连通流动儿童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强化社区教育功能 让流动儿童“扎根”城市
2023-06-05

来源:2023-06-05  中国妇女报  探索破解连通流动儿童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强化社区教育功能 让流动儿童“扎根”城市


由北京市西城区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以下简称常青藤)主办、好公益平台支持的“连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城长’让流动儿童和城市一起成长”主题媒体沙龙暨“汩汩——流动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公益艺术展近日在京举行。


    国家统计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人口基金共同发布的《2020年中国儿童人口状况:事实与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有流动儿童7109万人,流动儿童占全部儿童比例为23.9%。谁来为流动儿童提供急需的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如何让流动儿童获得平等、公平的发展机会?本次沙龙就此话题进行了探讨。


    探索流动儿童社会化服务模式


    在沙龙上,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陶传进做了《流动儿童社区服务的问题和努力》主题演讲。他认为,对很多流动儿童来说,即使跟随父母来到城市,有了临时住所和借读的学校,但他们在迁入城市仍没有建立起稳定的社会关系,仍旧怀念老家的亲人、伙伴和大自然,在城市里生活依然有强烈的漂泊感和不安全感。为此,社会组织可以为流动儿童提供资源、帮助和社会服务。这其中颇有成效的服务模式是为流动儿童创建一个物理空间,即供流动儿童活动的处所,并在其中开展社会活动,便于他们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其中,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以此让他们和社区建立连接,逐渐在城市建立起稳定的社会关系。陶传进说:“平等、参与、接纳、友好,是社会组织为流动儿童开展服务的基调。这一模式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解决流动儿童面对的难题。”


    常青藤创办的“在城长生活馆”在流动儿童社区服务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其研发总监李远香在沙龙上介绍,流动儿童的社区生活现状中有一些不利于其成长发展的因素,如居住环境杂乱,父母工作时间长、无暇陪伴儿童,社区及周边人员和环境复杂、安全隐患多,一部分流动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相对滞后、学习习惯和行为问题突出,流动儿童和家庭缺少社会支持,应对困难的能力薄弱等。针对这些问题,“在城长生活馆”从提供安全友好的社区活动空间、儿童保护服务、家庭教育支持、困境流动儿童个案服务、预防儿童权利受到侵害、儿童社会情感学习与发展机会等方面入手,帮助流动儿童和家庭弥补社区服务不足,助力流动儿童健康成长。比如,为流动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社会情感学习与支持活动,组织“吐槽大会”“儿童情绪小组”“生命图书馆”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建立与自己、同伴、家庭、自然和社会的良好关系,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其自信心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待。


    至今,“在城长生活馆”已在全国70多个社区开展服务,每个场馆面临的环境、资源、社区的需求不一样,但都从儿童、家庭、社区三个层面促进儿童发展。目前,全国已有20多所“在城长生活馆”成为省级儿童示范之家。


    “每个社区都应该提供儿童友好的空间和服务。”李远香认为,流动困境儿童因为户籍、居住地、父母职业、升学政策限制等问题呈现隐蔽性和动态性特点,没有被纳入现有的民政困境儿童帮扶范围。城乡儿童之家应盘活公共场地资源,引进、嫁接社会组织在地化的社工服务,通过“物理空间+社会化运作”的模式服务更多流动儿童。


    从全职妈妈到公益实践者


    以参与者为中心开展社区动员和服务,实现受助者向施助者转变,从而构建本地支持网络,扩大社会合作,更好地服务于流动儿童,是“在城长生活馆”的另一探索。


    原常青藤北京天桥生活馆、太平街生活馆馆长易静曾是全职妈妈,2008年,她和家人初到北京,住在南四环一个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一次偶然的机会,易静和孩子参加“在城长生活馆”组织的亲子活动,印象深刻。随着母子俩参加活动的增多,易静逐渐成了志愿者妈妈和全职公益人,她设计了“同伴学堂”,以儿童为中心,由孩子们担任小老师为同龄小伙伴讲授知识,开展成长共学、游戏等活动。“同伴学堂”搭建了一个孩子们对话、交流和互动的平台,有效激励了孩子们的正向学习,增强了孩子的学习能力及自信心,让孩子对社区生活更有参与感和成就感。


    2020年7月,易静一家到天津落户。她敏锐地注意到新小区里流动儿童数量多、资源短缺的状况,并着手在天津创办了“在城长生活馆”,于今年5月对外开放,为当地流动儿童提供多元化的公益服务。截至目前,新馆注册志愿者达到100人以上,服务人次达到2000人次以上。“有了这个平台,孩子和大人在天津都交到了新朋友,产生了归属感。”易静说。


    连通流动儿童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


    社会教育是协同教育的重要一环。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副主任卢金艳介绍,该中心从2003年开始探索针对流动儿童的社区教育服务。其协作者童缘项目秉持“每个孩子都可以改变世界”的理念,以儿童为中心,采用儿童、家庭、社区、社会“四位一体”的方式,为流动儿童及其家庭开展社区教育专业服务,例如,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儿童更好地觉察自我、认知自我、接纳自我,成为最好的自己;通过家庭的教育、培训,角色扮演,让孩子成为最好的家人;通过社区活动,让孩子们成为彼此最好的邻居。同时,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志愿者广泛合作,构建“服务创新、研究倡导、专业支持”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协助困境人群从受助者成长为助人者,在服务中开展政策倡导、公众教育,培育草根组织。


    围绕“连通流动儿童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陶传进认为,社区对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的意义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以社区为坐落点,使流动儿童的生活空间相对固定,让他们感觉自己在城市“有根”,消除其心理上的漂泊感。其二,除了家庭和学校教育,社区也承担着很多社会化教育功能。


    对于如何进一步改善流动儿童社区服务的相关政策。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创始人、理事长林岳建议,希望国家已经建立的“儿童之家”能够运转起来,其服务范围能覆盖社区中的流动儿童。她同时希望将流动儿童中的困境儿童纳入民政系统的托底服务对象。“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些,对流动儿童的帮助是非常大的。”陶传进则表示,“未来很重要的潜力点来自政府出台硬件设施,社会组织提供软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