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fo@nandu.org.cn
  • 010-51656856
  • 南都微信
规模化视野下的义仓文化复兴
2019-12-17

编者按

义仓与好公益平台其他公益产品最大的不同是,现代义仓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在义仓推广者刘飞看来,义仓的规模化不仅是从公益项目到公益产品的发展,更是文化的复兴。


义仓以中国传统慈善文化为基底,针对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疏离、社区公共生活匮乏”的社会问题,从生活出发,以居民的需求为导向,通过社区中人的动员和行动,开展互助文化培育,协力构建更具幸福感的社区。而在我们实践的过程中,义仓从文化出发,到项目,到产品,到系列产品,最后重归文化。义仓的规模化其实也是文化的复兴。


2142088381.jpg


戏与义仓的“第一次”

“爱有戏”最早接触义仓是在2011年5月,那时候“爱有戏”刚刚成立不久,我们想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井冈山大学青原色人文记录中心发了他们的网站给我。点开网站,映入眼帘的就是“义仓一勺米行动”。这是第一次有一个项目让我感到惊艳,打动了我!这并不是因为项目的“眼泪指数”有多高,而是它所承载的人文力量、历史基底和现实意义,触动了我的内心,让我觉得我的使命就是推动义仓的发展。


青原色很高兴有人关注到义仓,于是把他们手上有关项目的一切资料都给了我们,这就是“爱有戏”与义仓的渊源。虽然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青原色解散了,但他们是现代义仓最早的倡导者和探索者。


现代义仓的爱有戏创新

2011年5月,以青原色义仓为基础,“爱有戏”对现代义仓进行了研究和重新开发,并在成都水井坊社区进行了义仓项目实践。
“爱有戏”非常荣幸能够接触到义仓这样具有人文底蕴的项目,也深深感受到义仓文化。我们当时在社区推动义仓的效果非常好。它不光是一个扶危济困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强调社区居民参与和社区责任感,志愿者们觉得在社区推动义仓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当时我们对社区资源做了整合,首先是关注弱势群体,关注比较弱势的邻里,同时我们对社区困境家庭做了一个调研,一下子就感觉这个社区有了能量,把大家都调动了起来。


1866832993.jpg


分享与联合

义仓这个项目开展了两年以后,很有效果,但我们发现有一些组织模仿我们做义仓,但是做的与我们的义仓不太一样:他们重视募集物资,但不太重视与居民的交流和社区自组织的培育。


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就想,能不能把我们做义仓的一些心得分享给大家。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认同义仓文化。

爱有戏在2013年做了第一期义仓培训班。我记得当时想招十几个学员,但是一下子就报名了80多个。第一期培训班很火爆,很多人很感兴趣,我们也深受鼓舞。后来我们每一年都办培训班,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义仓。但那个阶段我们更多的是从项目层面去讲应该如何去执行义仓项目和理解义仓文化,没有真正上升到产品的层面。


44636932.jpg


公益产品初体验,打开了义仓规模化大门

第一次听说“公益产品”这个概念是在南都公益基金会组织的一次培训上。我们发现“产品”和“项目”还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项目可能更加定制化,但是产品系统化、标准化。我们得到了很大的启发,爱有戏对义仓项目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尽可能地将它变成一个更加标准化的公益产品。之后我们发现,在将义仓介绍给其他组织的时候,他们会觉得操作性更强一些。


这时好公益平台也关注到了我们,为我们提供了产品方面的培训。2016年,壹基金找到我们,支持我们做义仓发展网络,把义仓之前松散的学习网络逐渐打造成行动网络。行动网络建立以后,产品化就更加重要了。所以说义仓从项目到产品,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过程。

义仓公益产品的分阶与发展

在我们推动义仓的过程中,发现义仓这样的公益产品在中国是具有普遍适应性的,但是在不同的地方,应对不同的社区、社会问题,也会出现不同的特征。因此,社会组织可以根据本社区或是本地的不同情况,对义仓进行一些改造和研发,义仓因此衍生出很多不同的子项目。


现在的义仓,已经形成了一个产品系列,不是单一的一个产品了。义仓的一阶产品是倡导类的产品,比如“一勺米”“拥抱邻里”,这类产品以宣传义仓文化、促进社区认同为主要要义;第二阶产品是“一个观众的剧场”等志愿者项目;第三阶产品是平台类的项目,比如义仓爱心仓库、义集这样的平台,让社区居民自组织化,稳定回应社区困境家庭的需求;第四阶的产品以社区公共空间为载体,比如说邻里月台、睦邻开放空间、芳邻驿站等项目,以公共空间的运营去协助社区居民建立各种互助小组,如病友会、亲子互助家长会等。当然义仓现在也发展到第五阶,那就是做社区基金。

1361036932.jpg

从项目到产品、再到产品体系的发展过程中,义仓的内涵也变得更加丰富,成为社区互助关系构建的方法、项目和产品的总称。但是,不论义仓怎么发展,其传统的根脉不会改变,与古代义仓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古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代的“家”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是一个家族的概念,比较类似现在的社区,但它是以血脉关系为纽带的。在现代社区里重构义仓,不是传统的、简单的复制,而是以传统文化为支撑,在现代城市社区重构新的社区精神。


这种文化脉络,从古至今在中国人的血脉里一直存在,以义仓文化为载体推动社区一系列互助关系的重构是相对容易的,所以在义仓发展整体的过程中,从文化启发到一个项目,到一个产品,再到一个系列的产品,最后又回归到文化的层面,这是一个比较有趣的过程,也是不断探索的过程,让我们的社区居民更加关注社区的公共生活,让邻里关系不再冷漠,而变得更加温暖。就像我们经常引用的一句话,“义仓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也不是济世悯人的雄心,甚至不是助人自助的目的,而是希望在社区中,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人与人之间基于爱而交往的幸福”。


248006553.jpg

所以我认为,从义仓文化入手,推动重构互助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本土化的社区社会工作的一种探索,是基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而开展的社区探索,是着眼于新文化、采取新行动、建构新传统的社区营造过程。


义仓的规模化,不仅仅是公益产品的规模化,也是借助公益产品的复制和创新,对“义仓”这一中华传统优秀慈善文化以现代公益的方式实现的复兴。


(本文作者刘飞,成都市锦江区爱有戏社区文化发展中心创始人、主任,义仓发展网络轮值主席,民政部首批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第十批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社工师、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