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3日国际公益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联合发布“2016-2017年公益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十大成果”。
公益慈善行业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行业基本工具、学习平台、行业从业者规范等要素,这些要素决定了行业生态的基本架构。近年来,在我国公益慈善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却一直处于被忽略的状态。然而,回顾《慈善法》实施以来的2016年和2017年,我们欣喜地发现,行业的基础设施在多个领域都有所突破。这些基础设施,涵盖了政府监管、学习平台、人力资源、行业自律、知识管理等各个方面。
全国社会组织信息查询平台
为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审改办等五部委《关于实行行政审批中公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基本信息共享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7〕54号),推动全国社会组织基本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用,民政部组织建设了统一的社会组织信息查询平台。
(http://www.chinanpo.gov.cn/search/orgindex.html)
平台对外提供社会组织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成立日期、注册资金、登记状态、证书有效期、组织类型、住所、业务范围等基础信息查询服务;对在民政部登记的全国性社会组织,加载年检、评估、行政处罚、表彰、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等信用信息。
截至2017年12月28日,平台上可查询全国社会组织共773,758个,其中民政部登记社会组织共2,310个。
2
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
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于2017年 9月4日正式开通,该平台是民政部依据《慈善法》“信息公开”要求而建设的统一信息平台,用于慈善组织、慈善信托受托人等参与主体面向社会公开慈善信息。
(http://cishan.chinanpo.gov.cn/)
平台通过信息公开等手段,让社会公众真实地了解公益慈善、便捷地参与公益慈善、动态地监督公益慈善。截至2017年12月28日,该平台实时公布了全国3203家慈善组织信息、56件慈善信托备案信息,慈善信托合同规模近8.8亿元。其中,812家慈善组织具有公开募捐资格,展示了2051项慈善项目信息。
3
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
为落实中央关于志愿服务信息化有关部署要求和满足志愿服务事业发展需要,民政部启动了信息系统建设。信息系统面向社会公众、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管理部门提供服务。
2017年6月,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正式上线,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的应用,提升了公众参与志愿服务的便捷度、志愿服务供需对接的精准度和志愿服务决策管理的科学度。
(http://www.chinavolunteer.cn/)
截至12月17日,信息系统实名注册志愿者超过6720万人,注册志愿者服务组织超过41万个,发布志愿服务项目超过103万个,累计记录志愿服务时间约为8.1亿小时。
4
公益网校
2017年1月,国际公益学院推出公益在线教育平台“公益网校”。“公益网校”的前身是2013年11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上线的50门“公益慈善网络公开课”,涵盖个人公益历程所需要了解的各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网校改版升级后成为复合型在线学习平台,旨在汇聚全球公益慈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国际领先、国内最佳的公益慈善在线教育平台,构建面向公众的公益知识学习园地和慈善资源分享社区。
(http://www.gywx.org/)
网校以3-10分钟短视频课程为主要载体,充分调动现代人碎片化时间,加上运用科学的课程体系普及大众公益知识、传播公益理念、教授专业公益管理及社会工作技能。公益网校同时也是国际公益学院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开放、多元、有趣的在线教育平台。
公益网校是一个以免费课程为主的在线教育平台。公益网校面向社会大众,包括志愿者、慈善家、社会企业家等献身于公益事业人群。目标受众是关注公益与慈善的民众及公益组织、社会服务从业人员。
截至2017年年底,公益网校特邀讲师超过了100名,发布了30门大师公开课,并完成了1,539个课时的视频发布。已经有超过1万名用户在公益网校注册,浏览量达154734人次,学习时长超过276916分钟。
5
好公益平台
2016年11月,由国内15家机构共建的“好公益平台” 正式启动。好公益平台是由多家机构联合共建的中国第一个将优质公益产品与社会需求进行有效对接的平台,通过整合各界资源,加速公益项目产品化和公益产品规模化,高效、精准、大规模的解决社会问题。
(http://www.haogongyi.org.cn/)
平台共有三个功能模块
1)遴选及品牌认证模块,包括遴选优质公益产品、发牌认证,记录规模化的成功和信誉评价,对规模化表现优异者给予奖励等;
2)展示推广模块,包括线上展示平台、全国各地路演、年度发布会、搭建渠道联系各地伙伴,促成业务合作和资源对接等;
3)加速模块,包括开展公益项目产品化和公益产品规模化相关的培训,一对一专业服务,定制化的资金支持等。
2017年,好公益平台在全国19个省23个市开展了25次路演。全国共有2700多家机构参与路演,签订初步意向合作协议1115个。
6
益库网站
2016年5月,“益库网站”上线公测。益库网站由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和北京三一公益基金会支持创建,由北京沃启公益基金会负责具体运作。
(http://www.yiku.org.cn/)
益库的使命是通过建立一个公共的、系统的、跨领域、实用的中国公益知识检索与服务平台,展示公益发展历程,传承公益文化,分享公益知识,助力公益研究,传播公益行动,推动公益行业的专业化发展,提升社会对公益的参与度。
益库要全面汇集、整合国内外公益领域的相关资料、信息(包括公益行业各领域的相关机构、项目、会议、法律法规、政策、图书期刊、工具资料、行动研究与学术研究成果、相关海外资料等),并实现信息交换与流动,促进其有效增值。
7
普华永道慈善组织透明自测系统
2017年9月4日慈善组织透明自测系统移动端上线。该自测系统可对公益组织的基本信息、治理信息、发展信息、业务信息、财务信息和公开策略等六方面的57个问题进行全面测试,帮助公益组织了解自身在信息对外传播和报告中是否符合最基本的政策法规,是否能让捐赠者、受助群体和公众以用户友好的方式传递信息。让公益组织通过自我测评,了解自身在透明报告和传播中的水平,找到薄弱的环节,通过学习最佳的案例,以进一步提高透明度。
(www.toumingngo.com)
该自测系统由普华永道中国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共同合作开发。该系统不仅能实现测评,在公益组织详细回答每个问题之后,最终生成的测评报告还可以成为公益组织撰写报告、对外沟通的参考。该网站还推出了《透明宝典》,宝典对每个问题详细解释并列出最佳案例,以供公益组织学习参考。
8
《基金会工作人员素质能力库1.0》、《一线儿童工作者能力素养与行为准则指南》
2017年11月,墨德瑞特咨询发布了首个《基金会工作人员素质能力库1.0》,该能力库描述了基金会工作人员所需要的重要素质能力,包括政府、企业相比的:基金会领域独特素质能力;类通用素质能力;通用素质能力。共包含了12个模块36项能力360多条行为指引。
《基金会工作人员素质能力库1.0》是“中国基金会素质能力库建立项目”的成果之一,该项目由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联合墨德瑞特管理咨询开展,招商局慈善基金会提供资助,期望通过构建素质能力库,搭建人力资源基础设施,为基金会人才的招聘、选拔、培训、发展提供基础和指引。
同样是在11月,由国际救助儿童会、北京博源拓智儿童公益中心、壹基金、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28周年纪念暨《一线儿童工作者能力素养与行为准则指南》发布及倡导活动在北京举行。
此次活动发布的《一线儿童工作者能力素养与行为准则指南》是基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原则制订,凝聚着各发起机构和公益伙伴的宝贵经验。《指南》适用于各儿童公益组织内所有从事与儿童直接接触工作的员工,具体包括但不限于机构的全职和兼职员工,机构志愿者、顾问和可能参与项目活动的捐赠方和供应商代表。《指南》共包括三个重要部分,即一线儿童工作者十大核心素养、十大专业能力以及具体的行为准则。
9
《慈善规范实务指南》
2017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了业内首部慈善法律规范实用工具书——《慈善规范实务指南》。
《慈善规范实务指南》一书基于《慈善法》和最新配套细则的规定撰写,更参考慈善监管机构一线监管实践经验。内容还包括2017年2月最新修订《企业所得税法》和2017年3月最新公布的《民法总则》等相关规定。以问答形式梳理慈善法,通过解读法律、分析案例、绘制图表、提供样本等方式案例图文并茂地解答常见慈善法律问题,提供兼具规范性和实操性的指引。
10
《资助系列指南》
2017年2月,中国资助者圆桌论坛(CDR)推出《资助系列指南》手册,旨在协助更多资助工作者实现职业抱负,同时有效提升资助机构的社会成效。
指南共5册,《资助通识》《如何做尽职调查》《如何做项目分析》《如何做机构分析》《如何做监测评估》分别从资助工作者角色认知、了解好项目的特征、针对机构做尽职调查、评估的基本知识与工具和领域扫描的内容与流程等方面为资助者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