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fo@nandu.org.cn
  • 010-51656856
  • 南都微信
秘书处组织第一期徐永光公益洞见分享会
2011-05-09

5月9日,结合近1个月来的热点公益事件,秘书处组织了第一期永光分享会,请徐永光理事长结合热点事件进行评述并分享他的观察和见闻。秘书处的全体同事参会,并邀请了新公民社工发展与教育中心同仁的参与。传播部回顾了近期的热点事件,并请徐永光理事长评议,之后与会同事结合相关的话题与徐理事长进行了对话。

徐永光评议:

针对陈光标先生高调慈善背后的诚信问题,媒体有大量报道,也引起发了"倒陈"和"挺陈"两种截然对立意见的争论。实际上,陈氏慈善第一需要受到质疑的是合法性问题,假如从这个角度展开讨论,对问题的厘清会有帮助。

陈光标先生把公开募捐来的钱布施给穷人,认为这只不过是个人的特立独行,属于个人权力。其实不然,他的行为已经带有明显的公共性,如此搅动社会神经的大动作,竟可以置法律于度外,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以诟病现行慈善体制不透明为号令的高调慈善募捐活动,其资金流向竟然更加不透明,"道德化身"的高大形象后面是一个大大的监督盲区。当然,出现这个令人悲哀的结果不能全怪陈光标先生个人,传媒界的推波助澜,法律界的无动于衷,慈善界的麻木不仁,监管部门的放任自流,都难辞其咎。

还需澄清一个伪问题,即"慈善家必须是道德完人吗"?从我们提倡全民慈善,人人可慈善的理念出发,要求做慈善必须是道德完人就意味着对所有人参与慈善关闭了大门,因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道德完人。

 

徐永光评议:

基金会理事会召开时就碰到困难,35亿资产,每年的支出在2-3亿,法律上规定明确以结存资产作为支出的标准。

基金会的项目总体上有方向感,我们应寄予很大希望。河仁基金会做资助型是非常好,不直接对个人,对公益组织。我看过基金会的战略规划,也提了一些意见。

徐永光评议:

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为草根组织建基金,解决合法性问题,扶持草根组织。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近期进行战略反思,要做公益孵化器。

公募基金会应在再造产业链中转型,转型后向社会要钱,支持草根组织。从过去资源硬件导向、救急导向转向服务导向、软件导向。让公众知道原来捐款还是可以发工资的,可以做服务的,而不是只能建房子的,对社会进行一种导向。从过去依托体制,没有跟民间对接,到转为扎根社会。最终慈善资源通过公募基金会的引导,慈善资源从民间流向政府的逆流,变成资源由民间经过公募基金会流向民间。

徐永光评议:

对公募组织、透明度的质疑是好的。从这些事件我总看到正面的,好的因素。祸兮福所依。该事件后,红十字会系统准备建设网络信息披露平台。基金会行业已经有了基金会中心,剩下的慈善总会系统将承受压力。去年府谷县13亿"鸿门宴",神木38亿煤慈善,无法无天,成了第二税源。这一事件目前批判的声音还不大。这些事件都会促使行业的改变。

关于个人的微博募捐。慈善不光有专业慈善,慈善在民间是无所不在。对网民的慈善热情,不能有任何指责。这是传统的慈善借用了信息手段。对合法性、如何监督开始总感觉有点说不清楚。与北大金锦萍讨论得到启发,这不是公益行为,这是私益或是慈善。个人互助,对邻里是慈善行为。陈光标事件属于公益,拿到钱给很多人,募款给一个人,这是私益行为。私益则不用公益的法律来评价它。私益里有公益的募捐,钱确实需要透明,如果定义为私益,就是传统慈善。公益捐赠法:个人之间的叫赠予,不叫公益捐赠。

关注红十字基金会工作人员被劫持事件。回应不得要领,其实要非常明确:大病救助的主要责任是政府责任,非慈善组织的责任。首先应建立政府基金,每个人大病应得到社保之外政府的基金。第二建立商业保险,北京等地在尝试。1人1年50元,13亿人就有600或700亿。慈善组织就可以帮困难群体无力承担者购买商业保险。这事政府应坐下来好好研究。

徐永光评议:

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意识是很强的。社会要稳定,要安全,在社会管理上要创新。过去是管死、管严。中央的提法是很好的,"建设一个有活力的社会",一个有活力的社会一定是让社会自己把它活起来,而不是把它看死。我们需要善用中央的提法来包装。政策的紧是暂时和表面的,情况类似92年。退没有出路,社会管理一定要创新,让社会有活力。

日前,北大还是坚持召开了公民社会发展论坛。阿里研究院的副总裁讲阿里巴巴和淘宝网的案例,已经在培育公民社会,阿里和淘宝一年的交易量几十亿笔,几千亿的交易量,自己形成的网规(监督、评价机制、支付的诚信),投诉率万分之六,比实体交易投诉率都低。公民的社会,基于利益共同点,在我们的交易、生活中,每个人都在保护自己,就形成了公民自我的约束。会上大家讨论说,从中看到了公民社会。假如政府不为、少为,公民社会将自发形成,因为人是有智慧的。阿里巴巴的案例是对公民社会非常好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