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19期《中国企业家》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创业者与投资者暗战升级》(P95)的文章。文章以俏江南创始人张兰与投资方鼎晖投资(中国PE股权投资的最早探路者之一)的矛盾激化公开为引子,分析创业者与投资者之间的暗流涌动。这并非个案,前有当当网总裁李国庆在美国上市后炮轰投资银行,后有在国际上沸沸扬扬的阿里巴巴集团支付宝与雅虎、软银之间的股权纠纷。文章指出,最近一、两年,天使投资、VC(风险投资)、PE(股权投资),无论被投资企业处于哪个创业阶段,都不断有创业者或投资者将矛盾公开化,其争夺的焦点就是公司股权。股权是利益最大化的关键。文章结论:“一切股权暗战都源于供求关系的转换:资本不再是稀缺资源,创业者也越来越强势,越来越成熟。”曾受过资本伤害的强势创业者因此把对投资者的要求总结为:“给钱&闭嘴”。早期的创业者经常依赖于资本对行业的判断和资源(资金+人脉+经验+专业技能+……),但新的创业者不再是创业新兵,对所处商业环境的理解更为深刻,曾和资本打过交道,对资本的要求更为务实。因此,成熟的创业者提出的核心要求就是让资本“闭嘴”——不能干扰到他们在企业的运营。
当我们把商业领域新近发生的事情同公益领域做横向比较,可发现两者间存在不少相似之处,如:商业领域的投资者(天使、VC)相当于公益领域的资助方(资助型基金会、公益创投),商业创业者(公司创始人)相当于公益创业者(草根组织创始人)。随着时代和行业自身的发展,两类创业者都在成熟,商业创业者开始对资本提出了更务实的要求,那么公益创业者下一步可能的要求是什么?
NPI主任吕朝在2009年汶川地震1周年512行动论坛上发出判断:公益行业已经从资源稀缺的时代进入了好项目短缺的时代。2007年以来,非公募基金会的数量以每年20%的速率增加的趋势也验证了这一点。目前处于行业发展初期,非公募基金会们自身的专业化程度并不高,公益价值链并未有效形成,短期内仍处于资源相对稀缺的阶段,但随着非公募基金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公益价值链逐步形成,资助方与执行方(草根NGO)彼此的角色认知和分工定位进一步清晰明确,那会发生什么情况?无疑,对好项目(广义:优秀机构、优秀项目、优秀人才)的争夺将加剧。
公益行业的买方市场将在不久的将来到来,笔者判断短则2-3年,长则5-6 年,情况就将发生变化。目前行业内的一些新变化已可初见端倪:1,互联网时代,新类型的公益创业者(非典型公益创业者)出现,如:姬十三、安猪。他们对机构自身的定位、价值的认知,对公益界“投资者关系”的看法也同样更加务实;2,行业内关注人才问题的项目逐步增多,成为即将迸发的资金投向热点,已知启动的项目就有:壹基金北师大公益研究院、南都基金会银杏伙伴计划、友成基金会小鹰计划、凯风基金会在清华大学设立研究院;3,具体到某一专业领域内,影响力的争夺已经开始出现,如救灾领域,不管主观意愿如何,不同基金会之间的影响力竞争(如:壹基金、友成基金会、南都基金会之间)已经显现。这种趋势需要正视。
在公益行业的供求关系已经到了变革前夜这样一种新的格局下,资助方应该怎样看待这种新情况,如何应对向资助方提出的新挑战?笔者认为,在发展的要求下,资助型基金会需要从战略角度看待这种因供求关系引发的改变,这是一种更接近本质的深刻变化。资助方需要从战略层面来看到与合作NGO之间的合作关系或“客户关系”。在完整的公益价值链中,资助方自身使命的达成对下游NGO的依赖程度高,与合作NGO之间的关系相应成为资助型基金会各利益相关方中最重要的一环。相应地,这就要求资助型基金会从战略层面重视与合作NGO的关系,资助型基金会需要建立全员的“关键客户关系”维护意识和服务意识,因为这是涉及到资助型基金会未来自身绩效提升的关键问题。这要求机构内的员工均要如此,不仅直接与NGO打交道的项目官员,还包括传播、行政、财务等支持部门。这其中,项目官员因为身处接触NGO的第一线,对其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有服务意识的基础上,不仅要求项目官员具备良好的大局观,善于换位思考的沟通能力,还要求有良好的观察和经验总结能力。项目官员能积极主动地了解合作NGO的需求,发现其需要支持的地方,预判需求的发展和潜在的需求点,对趋势性、全局性、共性的需求通过设计创新项目来满足,对局部的、共性没那么强的需求通过完善项目流程来满足。在日常操作层面,则要求项目团队带着问题意识与NGO接触,及时总结观察发现和项目管理经验(动态知识的管理),发现共性的需求,给予满足,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在公益领域供求关系即将改变的新格局下,行业领行的资助型基金会需要从战略层面重视与合作NGO的关系,把服务意识贯穿到整个机构的日常运营中去,项目团队在这样的战略观下进行相应的能力发展,形成养兵(能力发展和培养)与用兵(项目管理和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在影响力竞争的层面上占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