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fo@nandu.org.cn
  • 010-51656856
  • 南都微信
  • 南都微博
南都影响力
公益好声音 | 反家暴没有“路人甲”,每个人都是“联合主演”
刘涛 2021-11-23 来源:法制日报


王迪(化名)结婚十多年来多次被丈夫施暴。2017年,她遭受丈夫殴打后首次向社会组织蓝天下求助,社工建议她报警,她认为这只是小事,没有同意。


2018年,王迪又一次被丈夫施暴,社工再次建议她报警,她担心影响孩子前途,还是没报。


2019年,王迪被丈夫打得耳膜穿孔,身心遭受巨大伤痛,多次萌生了自杀的念头。蓝天下评估认为王迪的情况属于高危情形,采用多种心理技术干预后,帮助她恢复情绪稳定,并第三次建议她报警。社工帮她设计了可和平、快速离婚的方案,最终王迪提出离婚、儿子抚养权和财产平分等要求,并顺利与丈夫离婚。

 

这是在11月18日,由南都公益基金会与蓝天下妇女儿童维权协会联合主办的“多方联动,让家暴受害者救助更有效”主题媒体研讨会上,曾经的家暴受害人王迪讲述的一段自身经历。

 

研讨会伊始,活动主办方代表、南都基金会秘书长彭艳妮在开场致辞中表示,开展中国好公益平台系列媒体研讨会,旨在就媒体和公众关心的话题,邀请领域专家和优秀的公益组织代表与媒体朋友深入交流,推动媒体了解社会组织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创新方法和成效,促进社会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教授王曦影作为首位发言嘉宾,做了“家庭暴力在中国:现状、理论与研究”主旨发言。王曦影指出,“家庭暴力”概念进入我国较晚。2016年3月,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我国反家暴步入法治时代。

 

王曦影列举研究数据说明,家暴具有高发性特征。其团队近年来开展的家暴研究结果,其中一项针对受暴女性的研究显示,只有不到30%的受暴女性会求助,而如果该女性对反家暴法有较多了解,她就更倾向去求助。另一项针对不同省份警察的调研显示,对反家暴法比较熟悉的、能获得上级支持的公安干警对家暴的容忍度更低;整体而言,80%的警察对家暴的处置仍采取“调解”措施。这说明面向公众和公权力部门的反家暴意识提升非常关键。

 

成立于2015年的北京市东城区源众家庭与社区发展服务中心是一家致力于家庭和社区发展以及弱势人群帮扶的社会组织,该中心主任李莹律师长期从事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和家暴受害人法律援助工作。

 

反家暴法明确规定,妇女儿童机构牵头反家暴工作,在基层主要还是妇联组织牵头,我们也从实际工作中感受到基层妇联积极主动发声,发挥反家暴的牵头作用,能够更加有效的调动多方联动。而社会组织在反家暴中起到了专业性、不可替代的作用,包括为家暴受害人提供社工、法律和心理等方面的支持。李莹说。

 

在发言中,王曦影和李莹均提出,需要切实推动反家暴法落地,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不断加强公权力部门对家庭暴力和反家暴法的正确认知,增强公安干警、法官、检察官的性别平等意识。此外,还需要增加对反家暴研究的投入,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支持,面向社会公众传播反家暴知识,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反家暴信息数据库。

 

反家暴法颁布后,各地积极探索反家暴模式,社会组织在其中承担了重要角色。蓝天下2015年开始探索反家暴公益项目万家无暴

 

蓝天下创始人万飞表示,家暴受害人的需求非常多元且处于不断变化中,需要咨询指导、需要惩治施暴者。妇联、公安、民政、司法等单一部门无法满足受害人多层面需求,因此多部门联动至关重要。万家无暴项目实践证明,社会组织在多部门联动中可以发挥枢纽和纽带作用,最大限度地保证联动机制不受政府部门人事变动影响,整合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为受害人提供综合服务。

 

万飞介绍说,万家无暴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直接服务家暴受害者3700余人,并协助多地建立起反家暴联动机制。此外,项目还协助警方规范组织流程,从2019年起,湖北省公安厅将反家暴相关内容纳入新民警培训,成为新民警上岗前的必修课。2020年起,内蒙古也开始针对新民警开展反家暴培训。此外,项目还走出湖北,在内蒙古、湖南等省开展。

 

万飞还特别指出,家暴具有高致死性的特征,并不是指家暴个案致人死亡的绝对数大,而是命案中家暴导致死亡的占比较高。

 

在谈到反家暴中的多部门联动时,王曦影认为,从国际国内的经验来看,多机构联动是反家暴中特别关键的工作机制,多部门联动可以有很多种表现形式,比如,联席会议制度,由不同部门的代表参加,共享信息,共同商讨解决方案。不同形式的联动都实现了多部门联动的效果,但最重要的就是探索一个长期有效的可持续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