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fo@nandu.org.cn
  • 010-51656856
  • 南都微信
开放和多元引领银杏—银杏伙伴年会观察
2017-01-14

2016年11月12日,银杏伙伴第一届年会,为刚刚入冬的公益圈点上一把火。

作为公益行业价值引领和资源支持的一支重要力量,基金会的资助策略和资助实践一直备受关注。自南都基金会2010年启动银杏计划,投资青年社会创业家(而非公益机构和项目),创新拓展公益领域的资助边界,银杏伙伴的社会影响力逐年拓展。2015年7月,南都基金会主导和推动了银杏基金会成立,使银杏计划正式破茧成蝶,脱单独飞,为银杏伙伴群体的未来发展赋予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其走向再度引人瞩目。

创立至今六载,才有了第一届伙伴年会,这也许意味着银杏伙伴的又一次转身。今年年会的议程设置,不再像往年那样安排“毕业典礼”,而只有“迎新仪式”,期望银杏伙伴们在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创业家的网络里,共同成长,承担社会责任,迎接共创时代。


互联网思维下的伙伴连接

年会主会场背面的墙上,是81位银杏伙伴的头像,一条条不同颜色的线将伙伴们串在一起,分别代表伙伴间在资源、信息、项目合作,以及个人身心成长和情感支持等方面的连接和共享。银杏基金会的同事们用心地预先根据伙伴们的工作轨迹画出了这张网络图,再由伙伴们现场补充,以可视化的方式将伙伴们的互动链接呈现出来。银杏社群就是一个开放、半结构、多中心的线上、线下网络,每位伙伴都是网络中心,他们交互联系,衍生出各种协同、共振与合作的可能。170位参会者,包含来自全国各地的银杏伙伴,今年的新晋伙伴,银杏伙伴机构的骨干同事,以及银杏基金会运作的沙砾计划(青年大学生培养)和优才计划(对银杏伙伴所在公益机构提供传播、筹资等专业岗位的人才资助)参与者在内。正如银杏伙伴张伯驹在主旨发言中所说的,参加年会的在座者有近200人,98位伙伴有超过1000年的经验,每个伙伴所在机构都有至少10位同事,每一个机构都会连接100、1000甚至上万的社会连接点。银杏伙伴社群的链接和共振让人充满想象的空间。

这些“共振”发生的前提,是网络成员的异质性构建一个有机的生态圈。目前,银杏伙伴所关注的议题,分布在城市社区发展、健康扶助、劳工福利、农村社区发展、青少年教育、生态保护、文化艺术、性与性别、灾害与安全,以及公益支持和志愿服务等11个领域;从组织形态上,银杏伙伴所在的组织,既有传统公益组织,也包括社会企业甚至商业机构,呈现出多元并存的组织样态。银杏基金会作为支持机构,希望这个社群成为互联网那样有机延伸的网络,一个能够催化出各种回应社会问题的“化学反应”的生态圈。有别于过去的公益行业内的联盟,大多是同一议题的组织的链接,银杏伙伴试图从网络的组织形式,以及对问题和挑战的思考方式上进行突破。

 

“平等、尊重、包容与开放”

本届年会,从概念设计、议题确定,到具体的落地方式,以及议题讨论召集和组织者的确定,都因循了银杏伙伴共同遵从的“平等、尊重、包容与开放”的核心价值。银杏基金会秘书处和伙伴网络之间,形成了扁平型的组织架构。前期的筹备由秘书处牵引,然后将银杏伙伴逐步代入,秘书处则提供协助与支持。由银杏伙伴和秘书处组成的年会筹备组组织了多轮讨论,并引入行业的外部支持,以伙伴访谈为基础为议题选择提供参照。最终,通过线上线下的讨论,锁定了“青年人发展”、“城乡关系和乡村发展”以及“公益与商业的边界”三个议题。议题召集人和现场的协作者,也是根据个人兴趣,自荐和伙伴选择相结合,再由感兴趣的伙伴组成网络社群进行讨论,细化展开议题讨论的工具和形式。最终,“青年人发展”采用了思辨讨论形式,“公益与商业”则将世界咖啡馆搬上分论坛,而“城乡关系与乡村发展”,则以开放空间这一工具进行展开。针对分论坛的议题设置,伙伴们还通过微信群进行了讨论,“公益与商业的边界”社群还邀请了行业意见领袖进行分享。高参与度加上银杏伙伴背景和经验的不同,使微信群议题讨论出现了热烈的观点分享和碰撞,砌起了高楼,成为年会前深入议题讨论的主场。经过3-4个月的筹划过程,银杏基金会在年会的前夕成功地从策划者的角色隐退,把年会真正交给了伙伴们的自组织,银杏伙伴成为了年会现场的主角。此前,银杏伙伴每年的外出参访,很多活动都是伙伴们志愿参与组织完成,此届年会延续了伙伴们自主参与的风格,成为自发进行的公共合作的一次操练。

银杏基金会监事张巍观察到,开放性、多元性成为了年会的主旋律。在年会现场,银杏基金会秘书处隐身于幕后,实力强大的理事会,除了个别成员做主持,做主旨发言外,上台颁奖的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都没有任何个人身份呈现,完全将银杏伙伴们推向聚光灯前。“你坐在那里,根本看不出来,谁是银杏伙伴,谁不是银杏伙伴,每个人的参与都非常积极。”

事实上,今年的一些新伙伴的入选,大大增加了银杏伙伴社群的多元性。有些伙伴从事着某个领域的创新实践,比如环保领域的食物银行。而汪剑超在成都,结合政府购买进行的市场化垃圾分类的尝试,为公益与商业边界的探讨增加了一个实例。商业化运营、提供行业支持的ABC钱洋的加入也属此类。“传统”的公益领域,似乎一直在商业的主流话语影响下被动回应,而银杏伙伴将汪剑超和钱洋纳入伙伴,会不会是公益向商业的一次主动拓展?而从事公益法律支持的陆璇的加盟,助推了系统的公益法律专业支持落地。对公益人提供生命保险支持的益宝计划的发起人周玲的加入,同样扩展了银杏伙伴网络的多元性。这是中国公益行业积累和发展至今产生的专业细分的结果。银杏基金会把握了这样的趋势。

就议题而言,张巍观察到: “三个议题涉及到了农村、城市、青年人、商业,看上去都有很大反差,但每个议题的讨论,实际上都产生了很多交集,形成了多元同时融合的状态”。他发现看似边界分明的议题之间,背后实际上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经由伙伴们的讨论而呈现出来。关注城乡发展的组织,必然面对城市化过程中青年人遭受的冲击和困惑;农村中的垃圾和污染问题让从事乡村发展的组织寻求与城市环保组织的连接;公益与商业本来就是跨界议题,其针对的社会问题,自然也涵盖了城乡关系和青年人发展……

张巍观察到的年会的第三个特点是“无序”,这是银杏基金会活动的风格。议题自己选,主持人用自己的协作风格控场,参与者用自己的风格自由表达观点,参与讨论,开放性和多元性使银杏成为了“优秀年轻人的平台,而不是优秀年轻人的圈子”。平台而非圈子,构成了一个公益的小生态。

也许可以这样说,银杏伙伴已成长为银杏网络的主导性力量。银杏基金会退隐于后,成为伙伴网络的支持性机构,这一战略初现成效,也意味着银杏伙伴网络探索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以及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能力已经日臻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