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fo@nandu.org.cn
  • 010-51656856
  • 南都微信
南都公益基金会侯佳:公益传播官不是边缘行业的边缘职业
2015-10-29

导语:

从今年年初开始,公益传播官的招募就没有停止过,行业内对传播的专业性开始重视起来,专职人员负责公益机构的传播工作似乎成为了标配要求。但神秘的传播官究竟负责什么工作,他们的责任到底有多大?好似很少有人能够说清楚。

今天由南都公益基金会的传播官员侯佳,为大家分享她在公益传播路上的心里话。


侯佳:公益传播官,先后在两大行业风向标型非公募基金会——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和南都公益基金会传播部门就职,对公益传播具备深入的了解与实践经验。

“南都公益基金会传播部门的定位正在由支持与配合的角色向公众教育和公众倡导的角色转变。”

问及南都公益基金会传播部门的定位,侯佳告诉我们,目前处于一个变化期,大家正在梳理传播部门在南都公益基金会的定位。以往机构的整体定位就是酒香不怕巷子深,靠做事情来证明,不大张旗鼓对外宣传。传播部的定位也主要是支持和配合推广民间公益的案例和机构项目。

随着机构的不断发展,基金会的理事会和管理层对传播部的期望不仅于此,机构开始研究如何通过传播的工作,起到更好的扛杆作用,实现机构的使命愿景;同时也更希望传播部可以帮助项目来做公众教育,让公众理解公益文化,使公益成为所有人的生活习惯。

南都以往的传播工作重心偏重于协助每一个项目的传播。而项目与项目之间,项目与机构之间的共性传播相对力度较弱。经过今年内部的梳理,未来公益理念传播的重要性会更加提高,可能与具体的项目资助并重。

我们将把每一个项目的内在公益价值重新提炼,提炼到回应社会问题与倡导社会精神的层面,把这些信息共同整合到南都公益基金会的使命愿景“支持民间公益,让人人怀有希望”中去,与之对接一致。比如景行计划、社会投资等项目的专业性较强,公众理解起来略有困难,今后传播部会策划有利于公众理解和互动的传播方式。

“在南都,传播官负责机构内外所有和传播有关的工作,可以用‘事无巨细‘来形容。”

做为一名传播官,侯佳的日常工作可以用“事无巨细”来形容。机构层面的整体传播规划,网站、微博、微信的维护和更新,每月通讯的撰写发送,机构与项目介绍册的编排,年报撰写制作,媒体关系的维护,报道监测等都是传播部要做的工作。

在项目层面,每一个项目的传播规划与执行、与项目官员进行沟通、询问项目部的需要和效果,以及与外部合作伙伴的传播配合也都是传播部来做。

今后传播有可能一部分工作是由传播部自己发起、策划并执行的项目,与机构的现有项目相配合,如与公众动员和公众倡导相关的,直接促进南都公益理念传播的内容,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将深奥复杂的公益理念更容易理解。这个考虑还有待理事会的审议和批准。

虽然辛苦,但侯佳告诉我们传播官工作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公益正在做的事情。让大家都理解、认同公益的意义,是她最大的满足。通过传播工作的努力,可以使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公益的大概念,能够理性的看待公益行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利于他人的事情,行动起来主动解决身边的问题,这是她认为公益传播的意义。

“其实公益传播官对人的要求很高,需要很强的综合素质”

侯佳告诉我们,其实一个好的传播官员需要很强的综合素质。首先他/她要对琐碎的事情要有耐心,其次文章的撰写能力、对项目的总结也是能力基础,对于传播规划设计要有创新能力和一颗对外界充满好奇敏感的心,在机构内外沟通的时候还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此外传播官员还需要适应频繁地切换不同的频道。例如在与救灾项目合作的时候要需要深入理解救灾项目的内容,这个时候如果景行项目来了,就需要传播官马上调整开始深入理解景行项目。快速适应与学习能力同样是传播官的一大必备技能之一。

“是否高调的做传播,应与机构的使命愿景一致”

南都公益基金会在前一段时间也在招募传播官员,侯佳曾经和一些公益记者、公益朋友们联系过,但得到的回复并不理想。有人觉得传播官员的工作相对被动,有人更希望做项目部门的工作,还有人离开了公益行业。

总结原因,从行业层面来看大多数机构是以项目为导向,大家普遍认为项目运作、筹款比传播推广更重要,甚至有一些比较传统的思想觉得做公益就不应该传播宣传。

另外,从职业的角度来看现在许多从事传播工作的人员相对年轻,没有太多的传播经验,很多人认为传播官能负责媒体联络或新媒体发布就够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有更多的“邓飞式传播官”,具有天然的传播属性,注意收集有传播效果的资料与资源,在专业气场上也够强,在机构宏观策略与规划中能够有实力有底气地发声,这样机构的传播一定能更有效的发挥传播的力量。

一个机构是否需要高调的做传播,应该与他的机构使命愿景一致,是由机构的发展战略决定的。并不是说把传播放在一个特别高的位置就是好的。其实传播做大做小,只要它适合机构的理念达成,符合机构的战略,就是好的。只不过过往的很多机构都是在压低了传播工作,并没有让传播在机构的理念达成、价值传递方面,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传播不仅仅追求影响力,与项目的高度契合、给项目附加出更丰富的价值、助推机构愿景的达成,才是更高的目标。”

在采访的最后,侯佳还为我们分享了两个她认为很赞的传播案例。

冰桶挑战原本是一件普通大众参与的有意思且有意义的事儿,在比尔盖茨加入之后,就变成了商界层面的公益行为。扎克伯格的加入成为了新贵潮人们的一项公益挑战。在范冰冰等众明星加入之后,就变成了中国大陆娱乐界的公益新玩儿法。冰桶挑战以一个很简单的方式进行传递,自始至终都没有脱离项目需要传递的主题。在不同领域开始扩展延伸的时候,属性也在不断的延伸,这就是这场公益浪潮的魅力所在。

另外,早期的羌秀传播案例也是侯佳很喜欢的。传统的民族羌秀与宝马合作之后,改变了人们认为乡土文化羌秀特别土的想法,让人们在关注和购买羌秀的产品时候不会觉得仅仅是一件单纯奉献爱心的事儿,反而觉得是一种身份档次修养的体现。在这个案例中,羌秀与宝马将一个单纯的公益产品提升到潮牌、高大上的层面,也让一个公益项目自身的价值有了拔高的效果。

做一件善良的事情,付出一次之后,第二次付出如果没有任何附加值的话就会变得难以持续下去,但如果在爱心付出的同时有更吸引人的附加价值体现,人们就会更乐意持续的做下去。

编后语:

其实不论是一个公益项目,还是一家公益机构,传播工作存在的价值不仅仅是带来更多的筹款和知名度,而是由内到外提升一个机构的沟通效率、实现有效合作、高效利用社会资源与行业伙伴共赢的一种全方位的收获。

对传播官员或传播部门的合理定位,也必然会给公益机构带来新的改变,期待与更多公益人共同见证传播在行业内的成长与蜕变,见证传播的力量!